调查一个人的资料要多少钱(日本对华调查档案选编)

记者肖

《日本在华调查档案选编(全50卷)》(以下简称《选编档案》)和《日本在华调查继续档案(全50卷)》(以下简称《继续档案》)分别于2020年9月和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日本在华调查档案选编(全50卷)1《日本在华调查档案续编(全50卷)》。

2021年4月15日,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召开《选编1》及续编出版座谈会。来自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对《文选103010》的学术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在“九一八”事变90周年之际,这两个文件的发表,对推动和深化中国学术界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两部文献对1913年至1945年中国的文化、工业、交通、工业、农业、经济建设、社会状况、人民生活等方面的详细考察和记录,对于中国社会从传统阶段向现代阶段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与会专家合影。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勇指出,对于这套资料的研究和利用,首先要注意它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还要认识到它的“多样性”。

它的“统一”就是侵略。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及其附属机构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各地,从东北到华南,从东方到大陆的政治、经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考察,就在于它是殖民主义和军国主义统治势力的产物。我们现在还是要认识到这一点。

北京大学历史系臧幻云教授进一步认为,满洲里铁路的勘测资料是为制定日本侵华国策服务的,所以《文选》续集一的出版,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提供了更多证据。

而其“多元化”,在徐勇看来,则体现在满洲里铁路调查部组织力量和运用的多元化存在。满洲里铁路调查部有2000多名成员,包括专职的日本军政情报人员和各方面委托的成员。因此,它的最终调查结果是多样的,而不是铁板一块。这意味着研究者对这一材料的研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抗战史,在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

北京大学历史系王启胜教授也认为,《文选》第一辑续编中的资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可信度高,是研究民国史特别是社会经济史的很好的原始资料。“真的很尴尬。近代以来,调查中国做得最好的是日本,而不是我们自己。即使在今天,我们对中国社会一些基层单位的调查的细致程度,也不比当年日本对中国的调查高。”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姜培教授对此深有体会。卷27-37顺义区沙井村、房山区吴店村等华北六村调查。90年代初,他跟随南开大学魏红云教授,联合日本一桥大学对这六个村落进行了连续考察,追溯了这六个村落百年来的历史沿革。在顺义区沙井村,日本学者对比确认了当年绘制的地形图。地图上的菜地、水井、房屋、村庄、道路,即使在90年代也基本准确。“这既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启示。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工作和问题,如何实事求是。”

此外,蒋佩认为,这些资料虽然对中国整体社会发展有全面细致的展示,但并没有影响抗战的最终进程。因此,研究资料与侵华日军野心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除了该丛书的研究价值和出版意义外,中国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选编》主编高士华、《中国档案报》总编室主任崔志华等学者还提出,要改变目前学术资料“重刊轻用”的常态,将这部浩如烟海的丛书数字化,方便相关学者检索和引用。

现场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