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郝思思

图为剧中大禹治水的场景(视频截图)

近日,大型文化节目《经典中的中国》开播。第一期通过解读汉代傅盛传记《尚书》的感人故事,让《尚书》这一传统文化经典在古今对话和时间的转换中空进入大众视野。节目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表演,还重点展现了中国九州的家园理念,以及《尚书》“民为国之本”的民本思想。

让尚书的意思为人所知。

“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老婆我儿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在节目中,演员大红泥饰演的“古书看守”傅盛是讲述故事、诠释书中主旨的连载人物。撒贝宁以“当代学者”的身份与傅盛对话。他们一起遇到了4000多年前治理水资源的九州大禹,以及3000多年前许下牧野誓言的周武王。

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头,是因为《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翻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追溯到中国文明的源头。

《尚书》共58篇,按时间顺序分为虞书、夏树、尚书、周树四个部分。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介绍《尚书》时用了以下十二个字:“有典,有训,有誓,书贵”。即书的深意在教规、诰、誓中得到充分体现。以下是《尚书》的六种体例:典、谟、训、诰、誓、命。

教规是先王用来治理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比如《尚书》第一部叫《尧典》,记载了尧舜治国的一些事情。休谟是记载古代君臣方略的语句。例如,《皋陶·休谟》一书主要记录了舜与大臣们讨论国家大计的对话。也就是大臣给君主的建议。诰主要是君主对臣民的通知、警告和劝诫。宣誓是君主在战前对士兵的动员令或宣战。是生命君主发布的正式命令。

荀子权学说“书为政事之本”,《四库全书总目》也说“书为政事之道,儒士不可不从”。可见,古人认为《尚书》记载了古代治国的大经大法,而《尚书》和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想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翻开《尚书》,格言警句比比皆是:说到选官,有“知人者智,能为官者能”,“为官不如为私,为官不如为能”;爵不知恶德,却有德。“我们应该体贴、任人唯贤、不偏不倚。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最高原则应该是“与邻为善”、“与邦为和”。着眼于政治人物的个人道德,有“对他人毫无准备,病入膏肓”之嫌。我们应该以自己为中心,永远保持自尊和上进心;“不怜细行,终累大德;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做到兢兢业业,谨小慎微。而《尚书》中的名句“满害、谦益”、“宽容、大德”、“国之精进、家之节俭”,其思想内涵早已超越了为官的范畴,成为全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何把《尚书》这样的古代经典变成当代观众能够感知并感同身受的作品?《经典中的中国》的戏剧部分成为节目突出的创新亮点,演员对角色的刻画堪称“出彩”,对节目质感的提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是此次《经典中国》的艺术总监。她认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责无旁贷!”本次创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寻找“宝藏”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提炼出精神内涵。同时将多时间空阶段与视觉技术相结合,使传统题材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独特魅力,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借助电视节目和戏剧独特的表达优势,将古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观进行可视化、故事化、形象化,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之光,被中华文化的传承力量所感动。

于九洲和华夏是一体的。

在节目中,我反复念着龚玉开头的“玉福图,沿山刊木,倾吐山河”这几个字。演员们重现了大禹治水和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只有简单的治水工具,但他们不怕洪水,发誓要为世界和平而奋斗。

然而,正如节目中介绍的那样,于最大的成就还不仅于此。在治水的同时,他还做了治理、调查、规划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努力,开辟了大面积的文明之地,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余的足迹,于是就有了这个词来指代中国的这个文明地区。

可以说虞姬是中国疆域的第一个名称,先秦时期的人们一般用这个名称来表明自己的地位。比如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秦公龟”上的铭文写着“虞宅记”。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义叔钟”上也写着“楚瑜堵”。这是齐为了纪念他的大臣易叔而铸造的铜像。事实上,这两句话,“余宅”和“被余所阻”,基本上有着相同的意思,那就是居住在之内。

傅盛有这样一句台词:“茫茫余迹画成九州”。这句话出自《左传》,从中我们知道了虞姬和九州的关系,是对虞姬的进一步划分。因为于吉的范围太大,人们在于吉还分不清东南西北,所以把于吉分为九个地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禹州、凉州、永州。当你稍后说你处于什么状态时,你不仅展示了你自己在于吉,还说出了你的具体位置。

为什么是九州?看“国”字。甲骨文中出现“周”字,字体中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为“川”,意为河流;曲线中间的小圆圈表示被水包围的地方。所以“国”的本义是指水中之地。控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排水,开辟干燥和可居住的土地。古人于是把“国”和治水这两件事放在一起,从而流传了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的一些名称沿用至今,如徐州、扬州、荆州等。虽然今天这些州的范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位置仍然与那些古代的州直接相关。有些州的名字成了省的简称,比如河南对河南,河北对河北。

随着历史的发展,九州已经成为中国文明地区的代名词,它包含两个基本含义。首先是地域范围。九州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第二是诚信。九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区,这是第一个叫做有治的地区。九州,一个都不能少,少了一个,中国地区就不完整了。这是深深地刻在中国人心中的。

在节目的表演中,主持人撒贝宁和傅盛有这样一段对话,让观众感慨万千:

“为什么中国是一体化的?”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

中华民族的土地与中华文明和思想完全融为一体。这片土地浸润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山川、河流、平原、湖泊不仅仅是自然之物,而是具有历史意蕴。千百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替,这种对故土的朴素感情始终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人心就是命运。

“叫埃尔戈,比尔根,利尔茂,向他们发誓…打电话给Ergo,Bilgan,Liermao,向他们发誓…”

傅盛解释的第二个故事来自《牧歌誓词》,讲的是牧野之战时,周武王带领人民宣读了战争誓词。舞台上,主持人中间,周武王喊了一声,大家齐声响应。在演员的演绎下,仿佛古战场出现在我们面前。短短几个字气势磅礴,让人感受到压倒一切的力量。《田园誓言》不仅描述了武王被切割的过程,还指出了武王被切割的原因,写出了兴衰之道。

《经典中的中国》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戏剧结构和影视表达,更在于主题思想的相互辉映。许多戏剧,如余的《防洪与人民的和平》、的《为民之战》,始终围绕着“人民是立国之本,民族是立国之本”这一鲜明主题。

作为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孟漫介绍,“以人为本”的理念萌芽于《尚书》。除了节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龚玉》、《田园誓约》之外,在《尚书》的诸多书籍中可以看到,政治家们不仅提出了“民为立国之本”、“民心为重”的思想,而且在治国理政中付诸实践。

转到《尚书》第一部《尧典》,该书对尧帝的赞美与百姓息息相关。如:“克明君德,以亲九族。九族和睦,百姓平等。人民光明和谐。李玟正处于变革时期。”

也就是说,姚能够发扬德与智,使九族关系密切和谐,待人公平。“昭”字的本义,“民为明”,意思是黑暗中有光,意味着人民从黑暗的日子里看到了曙光。《》一词最早出现在《尧典》中,“李”一词来源于“黍”,是一种谷穗多的黍。李玟指的是很多人。“李玟与时间和平相处”意味着许多人变得友好和谐。可以看出,在《姚典》中,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描述。

《尚书》还记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辅佐尧、舜、禹三代皇帝,与尧、舜、禹一起被后人称为“上古四圣”。在《皋陶休谟》中,他给大禹讲了执政的九德:“宽而坚定,立而刚柔,愿而恭敬,乱而恭敬,扰而刚毅,直而温,简而实,坚而实,强而正。”

守九德,充满哲学思考和智慧,能体现对人民的态度。皋陶认为,如果你能做到三德,你就可以做一个卿大夫;如果你能做刘德,你就能做诸侯;如果九德能普遍适用于政治,德才兼备的人能担任职务,那么一切都是成功的。

大禹还问皋陶:怎样才能让官员们齐心协力?皋陶告诉大禹最高统治者的四项重要任务:培养自律,教导亲戚,了解他人,保护人民的安全。前三个重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安全,只有做到前三个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安全。

可见,在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尚书》中,人们的认识是非常深刻和智慧的。

皋陶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孔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比如孟子直接说“民为贵,国次之,君最少。”《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叫“修身、治国、平天下”,也包含四项。一个是培养自己的自律,一个是教育家人和孩子要看得起自己。只有做到这两项,才有可能做到后两项,即治国平天下。这与皋陶“修身齐家,教人相亲,知人负责,保民平安”的理论一脉相承,成为后世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毕生追求。

自《尚书》以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和巨大力量。西方有许多城堡,但中国有长城。为什么长城绵延数千里?因为背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它不仅仅是像西方城堡那样保护城堡中贵族的安全,而是保护所有的人民,为所有人挡住战火。

“读了书,知道圣贤治国的根本,知道朝代兴亡的原因,知道个人修养的需要。“有书有经,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之福——只有不忘自己走过的路,才会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郝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