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让事情变得简单。

爱新觉罗·鱼雨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被称为努尔哈赤,清朝的伟大皇帝。我父亲是礼人,我母亲和妻子都是牛虎鹿的。他从小接受宫廷教育,十三岁留学日本和德国。开阔眼界,增长报国之志。

1924年前,清朝皇帝溥仪被军阀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清房优惠条件”被取消,以及随后的盗墓事件。在各种屈辱下,王室的老王子们萌发了复辟国家的野心。出于战略目的,日本试图利用溥仪控制东北,建立傀儡政权。因此,溥仪受到日本威胁的诱惑,于1932年建立了满洲国。石喻和溥仪被称为君主和大臣,他们是兄弟姐妹。他们不忍心看到溥仪被日本人统治,于是带着命令走,投身政治,对付他们时刻牵挂的日本人。

溥仪严重依赖国有军机,更被称为“朝廷的好马”。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满洲也决定归顺国民政府,于是在溥仪宣读的“退位诏书”下解散了亡国。然而,蒋中正主席仍然要求石喻去南京受审。由于石喻在满洲时没有做汉奸,蒋介石也没有恶意,但张学良和石喻这两位东北领导人却一直保持警惕。因此,张学良于1946年被派往台湾后,石喻于次年(1947年)被派往台湾省监管。

早期在台东农业学校(现台东学院)任教,1954年移居台北,1958年经胡适推荐开始教授外国博士生。1967年,石喻受聘于中国文化学院(现文化大学)哲学系任教。一年多后,因为不认同校长的想法,他辞职了。1971年,“天德学校”成立。在此期间,他还在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和程池大学哲学系任教。1987年台湾省解严,“天德学堂”更名为“丰原书院”。

两岸开放时,石喻以87岁高龄回到沈阳新宾故里,捐资修建满清雍陵,并与当地政府协商成立“满族书院”,传承满族文化。后来,他的师傅董华春与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吉宁教授沟通,希望在古月堂展示梁启超故居,以利石喻回国复兴国学。

2010年,陈副校长率团访问,并邀请其参加清华百年校庆,商谈在校内建立书院事宜。石喻欣然同意,并派弟子徐弘去联络后续相关事宜。2011年3月20日凌晨去世,但他没有满足此生最后的愿望,享年106岁。

02

向老师学习。

时宇是前清朝的皇族。与末代皇帝溥仪同年,以溥仪班都的身份进入紫禁城的玉清宫,时年六岁。16时,宫中的教育被老师陈掌管。郑、罗振玉、柯少涛、王国维、叶毓麟等先后从众多学者中邀请学者加入教席,另有英国名师庄士敦教授西学。十三(1918)后,留学日本、德国。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故宫,在天津张远租住时,康有为曾与溥仪见过一面,认为石喻负责康南海,或者此时他颇受春秋公羊学的影响。1925年初,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所,筹建处主任吴宓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人为教授。王国维特意指示石喻出席。

1927年5月,王国维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去世。于老师一直很尊重王观堂老师的学识,但对于王老师每天的救世教导,他却无法自救。他的临时用途实际上沉入了湖中。除了痛苦和遗憾,他还感叹“除了读书人,什么都没用”。从此,他坚持了自己“治天下,修学”的终生信念,即任何知识未能为天下所用,等于/

十三岁以前,时宇就把十三经背熟了,为学习经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随着岁月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他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先秦诸子百家的研究,甚至扩展到佛教和基督教经典。更难能可贵的是,上述经典融合了内圣外王的智慧。

如果我们把时宇的终身学习和修养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6年至1927年(21岁以前),主要是宫廷教育时期。在众多宫廷名师的指导下,经过与康有为、王国维等的请教,除了奠定学习经学的基础外,还建立了学习杨公的方法。

第二阶段是1928-1946年(22-40岁),主要是将学到的古典智慧转化为个人智慧,并应用于国家和民族。

第三阶段为1947年至2011年(41-106岁)。由台湾省督导,潜心研究经典,讲学讲学,把自己最好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台湾省青年,直到生命的尽头。

03

描述关系并提出问题

俞老师曾说:“六经没有人读过。还有谁会读我们写的东西?写书有什么用?不如直接读六经。”也经常有人说:“国学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写一本书给后人研究”,“思想上有没有新老之分?会用的都是新的,不会用的都是旧的”。在这种观念下,石喻的生活充满了叙述而不是写作,他不愿意写一本书。

然而,根据附在小韦克曼(Frederic Wakeman Jr .)的《无隐录——刘玉颂——云》序言中的传记云:

学了三十多年,用春秋学的小言大义,以大书为目标,进行群经,成了爱新八经(易、蜀、诗、礼记、春秋、伦、孟、小经),写了《新清史》,一部思想、行动、认知的合集(笔记)

从上面可以看出,石喻曾经写过《爱新家八经》、《新清史》、《思想行动集》、《无思想的思想行动集》等书。此外,作者还依稀记得石喻·曾云写过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书籍。如果根据弗雷德里克·韦克曼和作者的记忆是真的,石喻之前应该至少写过五种书。

可惜石喻一年多前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什么作品,这不仅是他弟子的遗憾,也是海内外知识分子的遗憾。面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典型化近乎不朽,德传千年——余编撰旧书管见》,指出大儒不能没有著作或论述,否则难以典型化,德传千年。本文还以北宋两位大教育家胡瑗和程颐为例。盖夫妇虽然有生之年没有写过一本书,但好在是他们的主人编的,好让他们了解一下他们的道德教育。

同样,俞老师虽然一生谦虚,但从来没有为此做过什么。但是,由于她讲过不止一次课,所以她的讲座和论述丰富多样,笔记记录在多种书籍中。如果你加上个人的诗歌、书信和笔记、日常用语,甚至终生的友谊和轶事等。,如果你把它们编译好的话,应该是相当可观的。

余老师除了以上所述,还常常习惯于看笔记,批评自己的教课书,假设自己的个人著作在生前就被毁掉了,但不应该毁掉自己的教课书或藏书。如果能模仿严道道先生评点《道德经》的例子,把评点的书整理印刷出来,就足够后人深入探讨研究,进而领略一代大学者的风采了。

——黄中天《追根溯源与奔跑》——跨世纪学者艾辛乔罗·余(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