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骈文?来源是什么?

其实我们平时听到很多关于“骈文”的说法,但是仔细一想,它真的没有像诗歌一样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就像我们平时常说的“诗词歌赋”。“福”在哪里?同样是常识问题。

其实“骈文”和“赋”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是赋的一种。比如著名的庾信的骈文《哀江南赋》,题目里说这是一篇赋。

所以我们搞清楚什么是赋,然后搞清楚“骈文”是什么意思,骈文的定义自然就出来了。

春秋晚期,中原北部出现了另一种韵,对应的是南方五七杂语楚辞的诞生。它交叉使用了《诗经》四言和先秦散文,比《诗经》更灵活,比《楚辞》更有章法。

这种新文体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傅碧兴》中的“傅”。也就是说“把故事直截了当地讲出来,铺陈出来,和别人比一比”。文章有多长,就叫“短赋”。

写赋是从荀子开始的,司马迁确实起名赋。他发现这种文体和南方楚辞不能统称为“诗”,会导致混淆,于是命名为“赋”(包括南方和北方楚辞、散文)。

后来,班固又进一步把屈原的骚赋和楚辞区分开来。因为早起夹杂着同源,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赋、词、词、骚赋、短赋等各种称谓,都可以代表这种风格,但又各有微妙的区别。

真正的“赋”是,他的《上林赋》和《子胥赋》直接称为赋。汉赋发展到极致,以经学为根基,瑰丽,思辨,讽喻。

东汉末年,经学衰落,大赋衰落,时政转向个人抒情,取而代之的是花大量时间在文字和表达上。“赋”比诗更早地滑入了瑰丽空洞的泥潭。

魏晋南北朝时,赋体与当时的齐梁诗歌融合,产生了“骈文”。形式上比较放得整齐,特别注意四六句,而且是四六句对联。

“骈”是两匹马并排的意思。骈文,两个词相对的文体。因常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叫“四溜文”或“转溜溜”。全篇以对句(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工整,节奏铿锵。

在当时,文人诗词不出类拔萃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不熟悉骈文的创作,就很容易被人鄙视,以至于“不知四六”这个贬义词作为成语流传下来。

骈文强化了句子的音乐性,催生了“对仗”的手法。它间接促成了横向节奏和对仗的形成。骈文虽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对盛唐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格律诗发展极为繁荣后,又反过来影响“赋”,“韵赋”文体出现,甚至成为唐代公文的一种特殊文体。但是,这种格式除了看起来好看,听起来好听之外,对说事和政治都不好。甚至因为空的漏洞、浮华、低效而起到负面作用——因为大部分人文辞不精,难免堆砌骈文的字数,华而不实。

因此也遭到了有识之士的反对。

随着中唐古文运动的复兴,注重格式和内容之虚空的骈文(韵)受到了打击,进而出现了刻意摆脱骈文和韵的倾向,产生了唐代特有的新的赋体,称为“文赋”,更倾向于散文文化。初唐的《王腾亭序》还是骈文,杜牧的《阿房宫赋》就不那么工整了。

人们有一种文体差异的自我意识,把规则留给现代诗,把自由留给古代诗;词是留给诗的,抒情是留给词的。不想背诗(韵文)的时候,就写散文。于是,韵文式的赋逐渐压缩到现有的空空间,更不需要对仗工整的骈文。

北宋初,欧阳修的诗歌改革运动促进了散文的大发展,从内容和功能上把韵文锁定为近体诗和古体诗,锁定为词牌,而为散文而言事和写作则以自由体为主,既保留了诗歌的典雅,又解决了政治文献的交流。

苏东坡的《赤壁赋》基本上是一篇杂文。

赋(骈文)已告一段落。至于现代骈文的复兴,除了专业研究者,其实并没有什么普遍意义——对于当代的修辞手法,近似排比——除非你写诗,否则绝对不能多使用。

古文写得好吗?当然可以。我们可以把学习、欣赏、研究、创造作为个人爱好。但是,绝对没有必要每次遇到古代就吹风,看到的都要还原,都要复兴。

这样伟大的诗风是不断创新的。已经被时代淘汰的骈文,就像我们的祖先不想要的精致夜壶。炫耀一下没问题,但如果非要用,那就完全有病了。

我们先搞清楚诗和方的关系,放下对格律的恐惧。连诗歌都学不好,你说什么呢?

互联网时代,知道是46岁还是60岁没什么大不了的。

回到正题。

第一,骈文,由两个对立的词组成一章的文体。

第二,骈文出自赋。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