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山流水琴三弄的完整诗句及诗名和作者

写意 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

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寄张元夫 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2.高山流水觅诗音前十首诗的名句

【经典再现】

传说先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日,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琴曲之深意。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顷,伯牙鼓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遂与钟子期结为知己。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运用示范】

一、高山流水知音少

茫茫人海,知音难寻。俗7a6431333337383235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然而,有缘未必心相知。而能够在拥挤的人群中邂逅知音,能够在高山密林中觅得知音,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幸甚哉,得遇知音!

二、千金难觅是知音

不必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求友若渴,也不必说高山流水、人散琴碎的失友之痛,更不必说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知遇之恩而慷慨赴死的离歌……知音,似乎是人心底最真切的呼唤。

一个人倘若没有知音,一辈子就只能生活在寂寞中。没有知音相伴,纳兰性德只能独自在郁郁中听落花之音;没有知音相随,凡高的世界将会一片灰暗,金黄的麦田里,只有他一个人独自等待。

三、知音可遇而不可求

东坡曾经高歌,高处不胜寒。然而,高处不胜人心寒。人情淡漠,或许只有在知己面前,我们才能放松身心,才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吧?可我们能从哪里觅得知己呢?难道要去效仿琴师伯牙,去荒郊野外弹琴,来觅得自己的“钟子期”吗?

只可惜,青山不再,这世间已无樵夫,我们如何寻得到子期呢?而我们自己,又哪里当得了现代的俞伯牙呢?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至于知音,借用徐志摩的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适用话题】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珍惜友谊,友情花开,人生价值,沟通等。

3.高山流水琴三弄的下一句是什么

【写意二首】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

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子期虽早亡,可愈伯牙为谢子期而摔琴以谢知音,此深情在古筝曲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高山流水还意为知音。所以处处都会有高山流水的。

4.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等诗句是有关()的诗句

※知音(钟子期与俞伯牙)※

在与琴相关的故事中,“高山流水”可说是传之最久而又最广的一则佳话。

《列子•汤问》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而且善听者深得堂奥,能从琴声中知其表达的志趣与内涵,这就十分难得了。由解琴、解音而推衍为解人、解心,这就是“知音”一词的双关含义。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殊为不易,“欲解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元•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囿于政治、地域、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局限,人们要找到真正灵犀相通、意趣相投的“知音”,谈何容易!一旦觅得,倍加珍惜便是情理中事了。

然而前面的故事,还只讲到“喜剧”式的前半部。它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壮的色彩:“……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而《吕氏春秋》则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二说大体一致,只是后者强调了“终身不复鼓琴”,更为凄绝。我们听到那一声“破琴绝弦”的砰然巨响,美妙的琴声自此岑寂。主人公很悲观,理由也很简单:“世无知音者”,难道还值得“复为鼓琴”乎?它从反而烘托了挚友、至交之弥足珍贵。“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唐•薛涛),“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唐•骆宾王),合乎人性的某些情感,总是古今一脉、灵犀相通的,所以,事隔两千多年,伯牙痛失知音的那份凄绝悲伤,那份寂寞惆怅,我们闭上眼睛也还能想象出来。

“高山流水”见于多种典籍,文字大同小异,以致附会于民间,“琴绝”即为“情绝”,“不是知音不与弹”中的“弹”即“谈”,“弹琴”甚至与“谈情”相谐音,这些无疑都丰富了民俗的语汇。而“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则成为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心曲相通的譬喻,在关于友谊与爱情的表述中,独标一格,为“知音难觅”的茫茫人世,留下了些许美好的向往与温馨的慰藉 望采纳哦!

5.求形容琴声优美悦耳,技艺高超的古诗词名句或成语

1. 余音袅袅

【拼音】: yú yīn niǎo niǎo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 余音缭绕

【拼音】: yú yīn liáo rào

【解释】: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 余音绕梁

【拼音】: 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举例造句】: 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4.高山流水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举例造句】: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5.不绝如缕

【拼音】: bù jué rú lǚ

【解释】: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 《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举例造句】: 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6.在《高山流水》这篇文章里,可以用那些名言形容俞伯牙

先看这个故事嘛——————能想到的名句就是:“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

“相传在二千年前春秋时代,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出使楚国后归国复命,八月十五在江上突遇狂风暴雨,浪高水急,乃泊舟在龟山脚下。稍后雨过天晴,月明星稀,俞伯牙心旷神怡,鼓琴咏志。一曲未竟,琴弦自断,

“琴有误,高人顾”,俞伯牙四下寻找,无意中遇到了正在采樵的钟子期。作为琴中高手的俞伯牙向来十分自负,他不相信深山旷野之中会有人听得懂他的“阳春白雪”,不料钟子期滔滔不绝,从琴史、琴理直到俞伯牙弹奏的琴曲无一不通,着实使俞伯牙吃惊不小。

他沉思片刻,调好琴,又抚琴再操,先是志在高山。子期赞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

伯牙又抚琴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钟子期的真才实学令人心折,而当他得知钟子期因耕樵奉孝而隐居山林,更觉仰慕不已。

一夕风雨,成就了“人逢知已,琴遇知音”的奇缘,两人相见恨晚,便结为挚友,约定来年再会。

第二年,伯牙按期赴约,谁知子期不幸病故,见到的只是山野小径的一杯黄土。伯牙痛失知音,悲痛万分,就在子期墓前弹奏一曲“高山流水”,然后割断琴弦,摔碎琴身,决心终生不复抚琴。玉笙抛残,金徽零乱,俞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从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