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和医保控费给医院的盈利模式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以前医院靠茅台模式赚钱,现在医院不得不转变为沃尔玛模式。

什么是茅台模式,什么又是沃尔玛模式呢?

这个要从著名的“杜邦分析”说起。

杜邦分析的三个模式

杜邦分析用来评估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个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例如,你花100万开了一家店,这家店今年赚了20万,那么净资产收益率就是20%。

为了分析得更为详细,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被拆解为三个部分: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杠杆率)

从这个拆解的公式来看,企业赚钱的模式有三种:

  • 1。净利率高,比如茅台和奢侈品;
  • 2。周转快,也就生产得快,卖得快,通常都是薄利多销,比如沃尔玛和互联网电商;
  • 3。加杠杆,自己没多少钱,但是可以借别人的钱来赚钱。比如银行。

医院以前靠卖药卖耗材赚钱,利润率非常高,是典型的茅台模式。

集采和医保控费后,医院的高毛利一去不复返,为了生存怎么办?只能转向高周转和高杠杆!

高周转,就是让病人快进快出!以前每年接诊100万人次,现在要做到150万,甚至200万。

高杠杆就是借钱扩张,多开分院,多修大楼,增加医院的接诊能力。

为了实现高周转和高杠杆,医院就会采取如下措施:

1。大量增加床位,走廊过道全部塞满;

2。增加床位还是无法满足需求,那就借钱修分院盖楼;

3。增加医生的KPI考核量,增加接诊量和手术量,让患者快进快出。

高周转带来的弊端

这样做虽然能增加医院的收入,但也带来了诸多的弊端:

第一,医疗服务得不到保障

虽然床位可以瞬间增加几千张,但医护人员却不能短时间得到补充,这就会导致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陡增,治疗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人床比,指的是医院全体员工与床位数的比值,可以衡量医院的人力充裕情况。

县级医院是1:1;地市级医院是1:1。2~1。5;省会城市医院是1:1。2~1。5;省部级医院是1:1。8~2;顶级三甲医院是1:3,由此可见,大医院多缺人!

第二,医生素质得不到提高

医生这个职业比较特殊,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医疗科技。但在高强度的KPI考核下,医生忙于工作,素质提高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第三,大医院抢小医院的生意,医疗资源错配

患者倾向于去大医院治病,但大部分的病根本不用去浪费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这就让大医院大材小用。

另一方面,中小医院的利用率却很低,医生都闲着。看看一级和三级医院的病床利用率就知道了。三级医院是一级医院的一倍多!

大医院增加床位和接诊量,势必让小医院的医疗资源闲置。而大医院则是用大炮打蚊子

第四,体检和手术量增加

既然药和耗材不赚钱,那么体检和手术量就必然会增加。

体检就不多说了,去过医院的人都懂。至于手术,我国医院的手术量和手术收入持续增加。

而且,越是大医院,手术占比越高。下图就能看出,大医院数量少,但手术占比最高。

如果是必须做的手术,当然应该做,但是否每个手术都必要呢?是否可以用保守治疗或者微创手术替代呢?

每个手术都能给医院和医生创收,在这样的立场下,恐怕很难保证患者不成为小白鼠吧。

第五,负债率高企

全国公立三级医院平均资产负债率高于40%,约三分之一的医院负债率大于50%!

为了实现高周转,医院就要扩建,扩建就需要借钱。

要花钱的还不仅仅是盖楼,买设备更是无底洞。为了维持三甲医院的评级,也为了吸引患者,医院必须时常更新自己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动辄就是几百万,但这些固定设备的投入很难短时间赚回来。

并且,科技发展太快,这台机器还没用到退休,更高级的机器又出来了。到时候还得花钱买。

为了维持医院的评级,只能不断地借钱,砸钱。负债率不断提高。

高负债会侵蚀利润,17。6%的三级公立医院存在亏损!为了创收,就还得扩张,恶性循环

医院俨然成了房地产公司!

总结

纵观中国整个商业界,很多行业都在从茅台的高利润模式转变为高周转的沃尔玛模式。沃尔玛模式下的企业,生存将更加困难。

而高杠杆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增加利润。用得不好就是催命符。

医院走到这一步,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为患者,小病就别去大医院了,当心成为小白鼠。也给真正需要医疗资源的患者让个道。

另外,即便是大病,还是多去不同医院对比对比,不同的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可能很大,都听听他们怎么说,然后再做治疗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