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滚动着巨轮,有的人被淹没在流沙中,有的人则被铭刻在记忆的长河里。当时的人不会明白,后世的人不会忘记,戊戌六君子与那一场血的悲歌。

维新变法

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化历史中,有这样一段不能跳过的历史故事,而要想了解这个故事又要先从一场变法开始讲起,这场变法就是众所周知的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开始于1898年6月11日,变法的代表者为康有为、梁启超,背后的支持者为光绪皇帝。

从现在的视角上来看,维新变法可以说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发起的一场先进的改良运动。

这场运动倡导当时的国人积极的去学习西方,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提倡进行政治改革与教育制度的改革等等。

合理的提倡以及光绪皇帝的大力支持,维新变法逐渐扩大了变法的范围,运动规模也发展得越发庞大。

一向骄傲自负的慈禧太后并没有将这场变法放在眼里,并认为光绪皇帝不过是在胡闹

直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感受到变法的效益导致了自己利益受损时,他们才意识到维新变法的危害是真切而又巨大的存在着。

“暴力也许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暴力可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句话是对慈禧太后最好的描述。

当慈禧太后意识到维新变法带来的巨大危害后,她开始害怕以及厌恶这样的组织存在,于是一如往常的,她采取了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方法:暴力。

1898年9月12日,在维新变法开始正好三个月后,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而在这场政变中被捕的六个人就是后人常常提及的戊戌六君子。

在这里之所以我们没有讨论康有为与梁启超,是因为他们并不属于戊戌六君子,当时的他们已经远远逃离了此地飞往了英国。

菜市口的”呐喊”

根据史书记载,戊戌六君子是除开梁启超与康有为之外,对维新变法作出贡献最大的六个人。

他们为维新变法贡献了先进的思想、科学的建议,推动了中国向进现代化转变,这样的贡献值得后人称赞,但是在慈禧太后眼里他们六个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君子被囚车装押围绕着北京城宣武门游街一圈后,被囚车拉往了宣武门的菜市口。

当他们达到菜市口时,菜市口早已经北京城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四处声音喧哗,人群熙熙攘攘。

如果你以为百姓在为六君子的不幸遭遇而哭诉,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只见周围的百姓瞪大了眼睛,交头接耳,一只手捂着嘴巴,一只手揣在怀里好似在摸索着什么东西。

这时,在人群中站出来了一个人,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六个白色的小瓶子,瓶子上塞着红色的布塞,面色沉重。

此人就是药店鹤年堂的老板王圣一,而他手里拿着的是他早早备好的祖传麻醉药,只要服下此药,人就会周身麻木感觉不到疼痛。

王圣一这个人识过字,念过书,他不同于周围的百姓,虽然他也并不明白这六个人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而犯下了死罪,但是他知道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有利于民、有利于国的。

因此他对待这六个人心中都怀有敬意,希望他们上路时不会太痛苦,但六个人没有一个人接受了麻醉药,只高高的抬起头颅,望着天空。

判官刚毅在午时准点前来,身后带着刽子手,六君子眼神坚毅的目视前方,充耳不闻周围百姓的惊呼声,只见日光晃眼,血流成河,耳边还回响着怒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百姓们纷纷蹲到了地上,惊呼的声音浪潮一波高过一波,仿佛在争抢什么值钱的东西,凑近一看,原来手里都拿着一个馒头,不过与普通馒头不同的是,他们拿着的都是红馒头。

最终的归宿

随着”戊戌六君子”的死亡,维新变法被迫落下了帷幕。

然而六君子的故事却并没有结束,在六君子死后,生前的许多亲朋好友都唯恐避之不及,纷纷闭门不出,六君子的尸体就成了烫手山芋。

谭嗣同父亲本来为官,但是受到谭嗣同牵连被罢了官,因此家人也不敢去给谭嗣同收尸。

替谭嗣同收尸的是浏阳会馆的老长班刘凤池,他在夜晚偷偷用芦苇裹上谭嗣同的遗体扛回了浏阳会馆,并买了棺材将其下葬。

康广仁的尸体则是在菜市口暴尸了两天,最终由于无人收敛,便被广仁善堂收敛了,最后用一口薄薄的棺材就装下了勇士的躯体。

杨深秀的遗体则由其长子收敛,长子请人将父亲的头颅与身体缝起来,一共缝了八大针才将头颅和身体连在一起,最终也只能草草下葬。

而杨锐、刘光第、林旭的尸体则是由一个大善人买了棺材收敛了遗体,并且还出资将他们送回了各自的家乡进行安葬。

最终,戊戌六君子的葬礼成为了维新变法最后的一支苍凉的悲歌,走向了消亡。

如果说拿着人血馒头的愚昧无知百姓是令人心寒的,那么更悲哀的莫过于知其行为的意义,却否定其行为的价值,甚至怀抱着避之不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