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位于深圳盐田区沙头角镇,原本是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淤积而成的一片滩涂,名为“鹭鹚径”,

现在中英街已经成为深圳旅游胜地之一,在2008年被评为“深圳八景”之一。

由于街道两边分属香港和深圳,就形成了一边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分属深圳的一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由于街道分属两地管辖,所以游客前往中英街参观,必须要办理一张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才能进入景区。

自2018年开始,参观中英街已经不再需要现场排队办通行证,只要提前一天关注,在盐田微信公众号即可预约参观时间,不仅省去排队时间,还免去了十元工本费。

关于中英街的形成,1898年在中英街立第一块界碑,将中英街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界沙头角。第二年也就是1899年3月16日,中英两国勘界官员来到沙头角,在测量好的地方树立木制界碑。3月18日沙头角测量勘界结束,界碑树立在干涸的河道中央,自此中英街正式形成。

中英勘界结束不久之后,两边的居民开始在河床的两侧搭建房屋摆摊做生意,慢慢形成街道的形制。
二战期间,日军从深圳沙头角入侵香港,当时驻港英军无力抵抗,港督随即宣布无条件投降,中英街被日军侵占。

建国以后,由于中英关系持续紧张,我国开始执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政策,港英政府则实行“宵禁”,中英街自此变成了边防禁区。

1962年由于深圳、香港两地经济的巨大差异,深圳爆发大规模港浪潮,甚至惊动国务院,沙头角成为逃港浪潮的最前沿。据历史记载,深圳总共爆发过五次大规模逃港浪潮,分别为1957年、1962年、1972年、

1979年,传言当时深圳罗湖口岸人山人海,就连树上都爬满了人,准备随时爬火车偷渡香港。

1980年深圳逃港大潮上报中央,8月26日经济特区在深圳设立,几天后大规模偷渡现象基本消失。
中英街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英街内很多商品在国内都买不到,中英街成了国人著名的“购物天堂”。

据说80年代中英街的金店一天就能卖出一吨黄金,钱都是用麻袋装,而如今国内随处都可以买到境外商品,中英街这种现象基本消失殆尽,但中英街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购物,毕竟去中英街比去香港方便。
中英街街道上矗立着20块界碑,为方柱形,顶小底大,英界一侧刻英文,深圳一侧刻中文。

由于中英街勘界结束于1899年3月18日,所以中英街在中英街博物馆前建有一座警世钟,每年3月18日都会敲响警钟,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中英街文化墙由浮雕图案构成,表现中英街一些历史重大事件。

中英街博物馆分四个展厅,一楼展厅介绍深圳历史,二楼展厅介绍鸦片战争及香港被割让的历史,三楼展厅介绍抗战时期,四楼展厅则介绍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41附近

交通:公交车做到三家店站,暂无地铁直达。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