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礼的意义(洗礼的意义和意义)2021-02-14 08: 26观察者网

[文字/观察者网专栏作家魏尧]

洗礼洗去人的生命?

这不是旧闻,也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最近的一件大事。

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2月4日报道,罗马尼亚一名6周大的男婴在洗礼仪式上三次浸在圣水中,后来死于心脏骤停。

这一事件在当地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很多人要求教会改变洗礼方式。为什么这种旨在净化人性的传统基督教习俗如此危险?

2017年,格鲁吉亚一位东正教大主教给婴儿洗礼,很多婴儿在仪式上被吓哭了。

洗礼的起源不是基督教。

事实上,今天被认为属于传统基督教习俗的洗礼,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中东地区。在记载古代犹太人事迹的《圣经·旧约》中,有很多记载古代犹太教用水举行清洗仪式。

例如《利未记》8: 6记载“摩西带了亚伦和他的儿子来,用水洗净”。也就是摩西是当时犹太人最伟大的先知,亚伦是他的弟弟。这发生在摩西把他在西奈山得到的神谕传给犹太人祖先的时候。犹太人建立王国,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作为他们的宗教中心后,在进入圣殿之前用水清洗自己就成了一条规则。

犹太洗礼池的遗迹(图片来自“以色列美丽的角落”)

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入侵和掠夺,导致大量犹太人流浪到外国。为了保存本民族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他们的一些文士和抄写员尽最大努力口头和书面保存过去的习俗,洗礼也得以保存。

这时,由于民族互动和融合的加深,许多被称为“外邦人”的非犹太民族成员也开始加入犹太教。这些文士和文士随后规定,他们不仅要接受传统的犹太割礼(男性割礼的仪式),而且要用水清洗。在波斯帝国允许犹太人返回故地重建神庙后,这一习俗也被保留了下来。在死海发现的死海古卷中,记载了大量古代犹太人的卷轴和传统,其中记载了用水洗澡的传统。到了耶稣诞生的时候,犹太人还保留着这一传统,并从进入圣殿前的洁净仪式扩展到一般宗教生活中的洁净仪式。

《圣经》和《新约》中唯一记载的犹太先知也被耶稣称为约翰(施洗者约翰),因为“没有比他更伟大的先知”。根据经文记载,他常年在约旦河为犹太人施洗,为的是净化人类的精神。就连耶稣也必须接受他的洗礼,才能“行各种各样的义”(马太福音(玛窦福音)3:15)。

耶稣在约旦河受洗。

基督教洗礼的出现

如上所述,基督教的洗礼直接来自犹太教。基督教洗礼最清晰的来源来自新约《马太福音》第28: 19章,其中记载耶稣要“使万国都作我的门徒,并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为他们施洗”,但实际上,在《圣经》形成的教会初期,并没有严格记载洗礼的教义和规条。

彼得前书第3章21节(彼得前书第1章)也是出自《新约圣经》,记载“这水所显示的洗礼,现在要藉着耶稣基督的复活拯救你们;洗礼并不在乎除去肉体的污秽,而是在神面前有一个好良心。”在这里,作者把淹没世界的洪水比作清洗世界的污秽,耶稣的复活也是清洗人类心灵的污秽。其实《新约》中的“洗”字,往往指的是不同的东西。除了用水洗礼,有时也用来指“圣灵的洗礼”、“火的洗礼”和“苦难”。

然而,很明显,在耶稣的门徒开始在罗马帝国传教后,洗礼成为外教进入教会的必要仪式。被称为“外邦使徒”的保罗(Paul)在《新约·罗马书》第六章中明确指出:“你们不知道我们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因此,我们藉着洗礼而死,与他一同埋葬,使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新的面貌,正如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洗礼被认为是重生的标志。至于洗礼的具体形式,根据早期教会的记载,实施洗礼往往是“因地制宜”。全身浸在水中的“洗礼”,用少量流水浇在额头上的“注水仪式”,或者用零星的水洒在身上的“洒水仪式”,都是公认有效的记录。

可见,早期教会在面对罗马帝国的压迫和艰难的自然环境时,并不太注重洗礼的外在形式。但是,关于水的材质,教会在这一时期已经明确规定,只能使用干净的水,任何茶叶、污水,或者牛奶、血液、饮料等其他液体都不能用于洗礼。

圣约翰意大利天主教堂的浸礼池(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4世纪后,基督教获得了法律地位,教义和规则的修改被提上日程。作为入门圣礼,洗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元350年,教父(为基督教奠定基础的神学家的尊称)耶路撒冷的西里尔发表了《论洗礼的奥秘》,将洗礼的意义概括为三点:“借水与圣灵重生”、“摆脱旧人(洗去原罪)”、“成为新人”。洗礼也成为从耶稣那里获得“救赎”的必要过程。在这个时期,新建的教堂往往有一个“洗礼池”用于“洗礼”。

洗礼的关键在于所读经文的有效性,也就是马太福音28: 19中记载的“以父、子、圣灵的名义”这几个字必须同时读。沉浸仪式中说“父、子、灵”时,将头浸入水中;在注水或洒水的仪式中,当你说这三个字时,倒水或泼水。随着天主教成为国教,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接受洗礼,改变了过去以受洗为主要对象的局面。这也成为了婴儿洗涤的起源。

基督教洗礼的演变

随着以罗马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的发展,两者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严重,双方教会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突出。到了8世纪,西罗马的拉丁教会越来越青睐方便的注水仪式作为洗礼的方式,而东方的希腊教会则以洗礼为绝对多数。

到了11世纪,几乎所有的拉丁教会都实行了浸水仪式,而希腊教会普遍采用浸水仪式作为对立的标志。双方所读的经文也有差异。拉丁教会写着“我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洗你”,希腊教会写着“上帝的仆人(XXX)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受洗”。但基本上,双方对洗礼的意义有着相同的理解。

天主教为婴儿举行注水仪式。

16世纪,西方教会发生了宗教改革,新教的出现使得洗礼的意义备受争议。在此之前,在1274年的里昂大议会上,天主教曾明确将洗礼列为教会七大圣事之一,成为“救赎”的必要元素。

相反,在宗教改革时期,一些更激进的改革者开始坚持认为,只有当他们有理性的判断和明确的信仰,才能将新教与天主教教区完全分开时,洗礼才是有效的。换句话说,天主教洗婴儿是无效的,接受洗婴儿的成年人必须再次接受洗礼。而且,按照希腊文《圣经》中洗礼一词的本义,只有沉浸仪式才有效。这些教派的支持者被反对者称为“重洗者”。后来,“重洗教派”一词逐渐成为不同教派斗争中的双方互相称对方为异端的贬义词,而不是指任何特定的教派。

在洗礼的意义上,最早的新教教派路德教和圣公会基本保留了洗礼在“救赎”中的必要性,确认了洗婴的有效性。加尔文创立的改革宗长老会接受洗婴儿,但认为洗婴儿只是加入基督教社区的标志,而不是得救的必要条件。之后,浸信会、卫理公会等教派基本沿袭了长老会对洗礼意义的理解,但不再接受洗婴。其他教派,如救世军和贵格会,不再举行公开洗礼。

对于最近的新教教派来说,“相信”本身远比洗礼更重要,作为基督徒的象征也从洗礼变成了“认耶稣为救主”的“坚定的祷告”。这种变化既有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权利斗争的需要,也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兴起后人们对信仰本质认知的变化。

新教也有浸信会教派。

宗教习俗对信徒具有特殊意义,是宗教信仰自由的一部分,应当受到尊重。但是,如果某些习俗违背了当代人类的普遍公序良俗,甚至可能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那么在保持精神内涵的同时提升修行,大概是任何宗教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意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观查cn,每天阅读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