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竹子的古诗一首】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二、描写盛夏竹子的诗句~~

唐杜牧的《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水仙子 咏竹 元 马谦斋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渭川风雨清吟枕,花开时有凤寻。

文湖州是个知音。春日临风醉,秋宵对月吟,舞闲阶碎影筛金。

酬人雨后玩竹 唐 薛涛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於潜僧绿筠轩 宋 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竹 唐 韦式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宋 杨万里一见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诗愁得共论。问渠:“能饮否?”– 把酒酹霜根。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 张九龄清切紫庭垂,威菱防露枝。色无玄只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凤皇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画竹歌并序 唐 白居易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唐 白居易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栽竹 唐 杜牧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竹 唐 贾岛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昌谷北园新笋 四首之一 唐李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三、描述夏季有竹的诗句

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赏析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

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四、关于竹子的诗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以上列出只是一小部分,具体请参考。

五、关于竹子的古诗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

六、有关竹子的诗句+古诗

《陈氏园咏竹》——宋·黄庭坚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

春供馈妇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

竿可举北溟钓,欲赠溪翁谁姓任。《咏竹·风》——宋·张玉娘满庭修竹动秋风,掠地无痕一径通。

景弄绿窗金琐碎,声归定瑟玉玲珑。流云不碍湘妃佩,隔水还疑蔡女桐。

曲轻岂知变鹤在,翠霞飞去玉台空。《咏竹》——宋·袁燮此君林下静无尘,苗裔生来便逸群。

头角崭然圆玉峙,养成直节要凌云。《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竹岩》——宋·杨万里石友拳然万仞姿,竹君啸处一川漪。

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竹轩》——宋·苏辙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

纤梢起余寒,紫笋散轻馥。擢干春雨余,挺节秋霜足。

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

翦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古人为何咏“竹”:自古以来,竹子的风韵独具的特性一直是文人雅士比喻的对象。

作为象形文字“竹”字,本身寓意着:立身要端直,处事要谦卑。古人爱竹,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吟咏,绘画抒怀,也形成了独有的竹文化。

其中有关竹子的诗词不计其数。白居易:“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

亦有:“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之说。

七、关于竹子的古诗啊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 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 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 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 辛苦向天涯。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 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 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 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 离怀惜共传。

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八、关于竹子的古诗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毛泽东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叶剑英 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 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唐·韦式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宋·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唐·杜甫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咏竹著明·陈良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咏竹宋·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

九、关于竹子的诗句

1、《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2、《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3、《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4、《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