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出租车(大黄蜂模型)

打车还用滴滴吗?

这几天,滴滴出行多次冲上热搜,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但这并不是滴滴所期待的。

7月1日,滴滴出行在美国上市,没有敲钟,没有闪灯,成为市值超过800亿美元的公司。

7月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共利益,滴滴出行依法接受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注册新用户。

7月4日,国家网信办通知各大应用商店删除“滴滴出行”app,因其存在严重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需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认真整改。

7月7日,滴滴出行官网正式移除滴滴出行App,用户无法再下载滴滴出行App。

7月9日,国家网信办通报,包括滴滴企业版在内的25款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已通知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并要求相关运营商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整改。

随着滴滴出行APP从各大平台下架,不仅新用户呈现断崖式下滑,老用户体验也在下滑。就笔者而言,周末下午尝试和滴滴打车。当时不是高峰期。下单几分钟后,没有司机接单。最后换了另一个平台,差点被第二个捡到。

滴滴变得如此遥远,但曾经是,现在是如此接近。

从默默无闻到行业大鳄

2012年7月10日,北京小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推出滴滴打车APP,经过司机三个月的准备和推广,9月9日在北京上线。同年,快智科技在杭州建立并上线了一款快速打车APP,双方为用户提供在线打车服务。

2013年,滴滴打车、快打先后获得腾讯、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同年快打收购大黄蜂打车;10月,艾瑞发布了唯一一份打车软件行业报告:打车市场份额为59.4%,超过了其他打车软件的市场份额总和。

2014年1月,滴滴出行和滴滴出行迅速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补贴大战,移动出行开始流行。5月,“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意为“滴水之恩,春来有赏”;8月,专车上线,为用户提供高端出行服务。

2015年2月,滴滴打车与快出租车成功战略合并;6月,C2C拼车平台正式上线,帮助私家车主和乘客共享通勤出行,随后滴滴推出跨市拼车服务,以城际共享出行网络覆盖全国;9月,滴滴打车品牌全面升级,更名为“滴滴出行”,明确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同年,滴滴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上入选“全球成长公司”,程维和刘清共同上榜《财富》杂志“全球40岁以下商业精英”榜单。

2016年1月,滴滴宣布2015年完成订单14.3亿单,成为仅次于淘宝的全球第二大在线交易平台。3月,全平台日完成订单突破1000万;8月,收购优步中国;11月,滴滴在被誉为“硅谷奥斯卡”的TechCrunch Crunchies大奖上获得“全球年度最佳创业公司五强”提名。

2017年4月,滴滴出行完成超过5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ofo单车接入滴滴App;12月,滴滴出行宣布完成74.3亿出行服务。

2018年风车业务下线整改;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日本出租车市场。

2019年,风车安全整改325天后首次举办媒体开放日;在日本东京和京都正式推出出租车服务;《滴水网汽车文明乘车指南》正式发布等。

2020年,航天飞机将在全国300个城市再次投入运营,跨市服务逐步恢复。滴滴货运在成都、杭州正式上线试运营;推出新品牌“花猪出租车”。

2021年6月11日,滴滴出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招股书,披露了滴滴的营收情况。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实现营收422亿元。

抛开滴滴的成长历程,我们来看看自己。我们身边可能有十分之九的人安装了滴滴出行App。当然,这种安装率有可能受到群体的影响,比如一线城市的白领等等,但这也充分说明了滴滴出行目前的体量。而且,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一站式出行能力将被更多人接受。

“你生病的时候我会杀了你。”他们出来了。

这一次,我们就不谈滴滴到来背后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很多这类内容。当然,最终结果还是以官方公布为准。今天就来说说滴滴出行。如果这棵大树倒了,谁会成为下一个旅游巨头?谁在你生病时杀了你?

7月10日,笔者发现美团打车App已经悄悄投放到多家手机厂商的应用市场,最新更新在7月9日,内容包括“修复部分已知问题,提升系统稳定性;开放更多有用的城市”。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团出租车的悄然上架,既是对自身回归大众视野的考验,也是对滴滴身体的又一次切割。

美团出租车作为美团的网约车平台,于2017年2月正式上线,并在江苏南京开始运营。截至2017年12月28日,自南京试点10个月以来,美团出租车日订单量已突破10万辆。2019年4月,美团出租车在南京推出“聚合模式”,一键可呼叫多个不同平台的车辆;6月,美团打车APP从各大应用市场下架。

两年后,美国使团回来了!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旅游平台疯狂地做广告和补贴,吸引用户使用自己的平台。如果你经常刷Tik Tok,相信这几天你总会刷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的广告,而且总是几百块的打车券,很难不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广告的准确率非常高。如果你刷这个广告,你很可能会点击进去打折,然后打车去薅羊毛。

这两天,笔者也体验了高德和美团的出租车。从实力上看,美团出租车的补贴力度更大。几乎同样的距离,补贴后,笔者只花了美团出租车1元,却花了高德出租车15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有人坐美团的出租车,在这样便宜的情况下,很大概率会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即使大优惠只能用一次,也算是美团打车的一次胜利。

此外,在乘车过程中,笔者还与网约车司机进行了简单了解。很多司机的反馈是,目前用滴滴出行接单比较困难,开单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再次打开高德出租车订单,高德出租车的名单就会马上进来,基本上不用等。最近很多司机都在同时使用多个平台,司机们对高德、美团的打车补贴也很满意,即使是短途,也能开开心心多跑几张票。

当然,高德出租车和美团出租车只是“他们”的代表。面对滴滴的现状,还是有不少企业盯上了这块出行大蛋糕。在大家的战略布局中,谁也想不到滴滴现在的意外情况。这时候,谁能快速加入获得新用户,谁就能分一杯羹。这种情况有点像中国在3G、4G、5G建设上的状态。从3G到4G,再到现在的5G,抓住机遇就能享受时代红利。

他们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吗?

目前其他平台上的大规模补贴和广告对滴滴出行来说可能是蚕食,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大用户是有好处的,因为可用的羊毛更多。然而,从全球来看,用户不能仅仅因为地图便宜就选择平台。这背后有太多的问题,比如平台的运营、安全能力、隐私保护能力等等。

过去几年,滴滴出行不断踩坑,通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发展至今。在某些方面,滴滴出行是行业领先的。对于高德出租车和美团出租车来说,有很多先进的地方可以学习。滴滴踩过的坑可以写进运营教科书。一方面保护了用户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成功几率。

目前,机会已经摆在了以高德出租车、美团出租车为代表的出行平台面前。能否把握住,就看自己的本事了。而且,对于这场竞争来说,不能单纯靠烧钱来解决,这需要从司机到平台再到用户一系列的操作把关,如何平衡三方的权益,保护用户的人身和隐私安全,带来双赢的结果,这些都是烧钱之前要考虑的。

路还很长,但时间真的不多了。谁将成为下一个大型旅游领域的领导者?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