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一篇关于全球人文和地理的每日文章

土局-上海民工,你好吗?

第1912号——上海民工

作者:斯文的范学昌

校对:猫斯图/编辑:付曼

当今中国,无数年轻人离开家乡,去一线或二线城市当工人,期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劳动节是无数农民工的节日。

每天在地铁里跑来跑去的年轻人

梦想震撼人心,却遥不可及。

(图:一个很圆的正方形/一个虫子的想法)▼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清末,上海就已经迎来了近代史上的第一批“工人”。自然这是因为上海有很多租界,有各国在中国攫取利益的支点,有外国列强威慑下的稳定,有商品倾销积累的财富,有养活大量“工人”的工作岗位,有很多传奇般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1937年的上海外滩充满了机遇和传奇▼

当时年轻的“工人”也面临着许多和今天一样的烦恼和期望。

成为农民工的基础

在中国铁路干线形成之前,海运和河运是中国货物运输的绝对主流方式。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这就决定了它巨大的发展潜力。南北各地的土特产品、手工艺品、舶来品汇聚于此,使其成为开埠前的区域性商品集散地,出现了都史街、华谊街、洋货街等产业集中的商业街。

高效的水运让码头成为货物配送的主要节点▼

清朝中后期,通往上海郡的路线有五条,其中最重要的是通往山东、天津、辽东的北洋路线。广东以南和福建的南洋航线次之;内河航线沿长江、大运河、吴淞江、太湖连接富庶的江苏、浙江、汉口、重庆。偶尔会有日本和东南亚的货物从海外航线运到这里。在贸易规模日益扩大的刺激下,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纺织业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海上路线图▼

繁忙的水路运输必然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支撑。此时码头工人和船工是最常见的工种,其中北洋航线的沙船工最具代表性。大型运砂船队会有30到50艘,从业人员数千人,最大的船队可达数百艘。

上海开埠后,英法美租界相继划定。租界不受清政府约束,外商可以享受各种特权。客观上,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受到外资的欢迎。所有主要的贸易公司都相继在这里成立。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

然后逐渐越来越大,原来的县越来越弱。

黄浦江沿岸的内河码头大多由外资控制▼

客观地说,1843年开埠是上海的历史转折点。

从此,上海成为中国与外资的关键接口▼

上海的开埠和租借地吸引了西方国家的投资者和冒险家。根据英国领事馆的记录,1844年,只有50名注册的英国游客到上海,186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69人。这还只是统计中的上层人士,更多的小商人、冒险家、店员等未登记的小角色也纷纷涌入上海,开起了面包店、西餐厅、西医馆等。,自开港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例如,上海的第一家面包店埃文馒头店是由一位苏格兰农民在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创办的。他的主要服务群体是水手、游民等底层西方人。他们是数量可观的沉默群体,在塑造上海城市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在不断融合。

形成了上海人独特的美食品味和生活方式▼

在洋货的冲击下,本土商品逐渐失去市场,传统手工业者和小农大量破产。再加上刀会和太平天国起义造成的混乱,大量江南富庶城市涌入上海,资本和人才的大规模转移,迅速提升了上海的江南地位。

此外,还有船工无力与外国船只竞争。他们不得不成为收入更低、工作更辛苦甚至处境岌岌可危的码头工人。这一时期,上海人口从54万迅速膨胀到70万。

尽管这一时期码头工人和管理层之间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冲突。

但是并没有改变“少劳多得”的局面

工人的生活像渡船一样漂流▼

同时,发达的贸易使商人和买办积累了大量财富,刺激了其他行业的兴起。银行也在上海租界设立分行,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随着国内人口的迁移和中外严格隔离的打破,西方物质文明的成就激发了经验,带来了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使上海的社会风气逐渐现代化。现代工业崛起所需的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都准备好了,上海将迎来越来越多渴望改变命运的劳动者。

中国和海洋的分隔被打破后,这种变化似乎就发生在一瞬间▼

工人阶级

上海最早的工业企业是国际贸易的副产品。

从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上海的进出口船只从几十艘迅速扩大到几千艘。旧船需要维修,新船需要制造,码头只是刚需。从1850年到1859年,上海共有12家外资造船厂。1859年有一家汽船厂,逐渐扩展到炼钢、机械、工程等业务。这造就了大量的技术工人。

李鸿章领导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兵工厂▼

此外,上海靠近江南生丝产地,可以获得中原稳定的棉花供应。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一些织工到上海经营出口业务,如为日本市场制造初级缎的传统手工业作坊。20世纪60年代,怡和率先在上海设立了拥有100台西式织机的纺织厂,引发了纺织厂投资潮。

与鸦片战争历史密切相关的怡和、吴淞铁路等等。

也被称为“外企之王”

后移居香港发展,对香港发展有重要作用。

1922年落成的怡和新楼▼

纺织厂等轻工业,占用资金相对较少,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市场前景广阔,成为民族工业涉足最早的行业。19世纪末,中国人经营的纱厂开始密集出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大量周边人口,上海人口从70万激增到1910年的130万,其中10万是产业工人。

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造布局

它建于1889年,当时大约有4000名工人▼

从1912年到1936年,旧上海迎来了黄金时代。这时候就有了一个外国列强忙一战的好机会,包括上海。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轻工业已从22个部门扩大到62个部门,涉及橡胶、制药、制盐、搪瓷、印刷、电工材料、仪器和文具、化妆品等。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也有所发展。上海的“民工”来源扩散到安徽和浙西,人口迅速翻了几番,扩大到350万。上海的繁荣在整个东亚是独一无二的。

不同服饰,不同地方口音的人聚在一起。

上海当时的包容性是旧中国少有的▼

上海繁荣的另一面是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国内自然经济瓦解,大量人口失业。但辛亥革命后国内长期混乱,进一步动摇了其他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海背靠租界,社会环境稳定,资本雄厚,技术先进,有西方势力的保护。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是投资实业最安全的选择。

对于内陆农民来说,它的城市景观似乎是另一个世界

另一方面,内陆地区局势不确定,投资风险巨大。比如实业家穆瓯初试图去郑州创办裕丰纺织厂,恰逢军阀混战,甚至濒临破产。

工业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单一行业的繁荣,更是一种系统化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海的煤气厂、自来水厂、食品厂、医院、现代化的学校、商场、电影院、剧院相继建立,并从以前的英法租界地区逐渐向外扩展,为工人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丰富了空以前市民的生活。

上海路边的大型电影海报-

1950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天方夜谭》

工作生涯

在时代大潮的影响下,商业从业人员、产业工人、码头工人、工匠、苦力的数量在抗战前夕大概达到100万,其中家庭成员超过200万,是上海人口的绝对主流。

他们往往是外地来的,没有亲戚朋友,在上海也没有财产可以继承,所以居住就成了头号问题。其中,经济状况好一点的可以租房住,更不好意思的还得在棚户区解决住房问题。

当时浦东的陆家嘴、蓝木渎,上海西部的曹家渡,苏州河沿岸的三湾巷,东租界区的杨树浦、平凉路,都成了著名的棚户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陆家嘴从棚户区变成了上海的“曼哈顿”。

(图:D先森/肿瘤想法)▼

在社会学传入中国的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对作为这些“工人”绝对主流的一万名产业工人进行了规模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工资率比较低,工作时间很多”。

每个工人只有很少的工资,平均要养活3.42个家庭,53.2%的收入花在食物上,其中一半花在主食上,8.5%花在房租上,7.5%花在服装上,6.4%花在燃料上,24.6%花在杂项上(烟酒占其中的20%,教育支出极低)。

工人给别人剃头,也请不起剃头服务▼

幸运的是,它们的生活环境中没有蚯蚓。无论是享受资本家的宿舍福利,还是用自己的工资买房,60.6%的劳动者可以住楼房,只有5.6%的人住窝棚。可见,这些产业工人远非“工人”中的痞子。

不管什么时候,“农民工”总能找到自己的栖身之所▼

然而,让劳动者感到愤怒的是,30-36年工资不但没有上涨,反而在稳步下降,这让本已捉襟见肘的日子更加吃紧。当时工人的政治觉悟很高,积极参加各种劳工组织,所以参加罢工示威也就不难理解了。

反帝斗争支持上海五卅大屠杀

粤港工人组织大罢工游行▼

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好解释。在中国多年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中,上海占主导地位,人口大量涌入,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即使工会强大,工人团结,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工人可供选择。

码头工人是极端贫困的典型。其中既有有固定工作的正式工,也有实际失业偶尔赚点小钱的临时工。临时工经常被称为“矮子工”、“野鸡工”,甚至明目张胆开地图炮的“宁波野鸡工”,被欺负的惨状可想而知。

不被理解,不被保护,甚至不被尊重▼

抗战前夕,上海码头工人可能多达5万人。考虑到临时工的巨大流动性,这个群体实际上更大。但码头工人不仅收入不稳定,还受到半封建帮派的盘剥,深受歧视。一些码头工人也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带来了社会问题。

逮捕,监禁▼

换句话说,1912-1936年间上海繁荣的背后,是快速城市化的痛苦现实。在其他城市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上海过度吸纳周边人口,低技能岗位出现地狱模式的内滚式竞争。

但是,这个时代过去了,中国又稳定了。无数的技术工人,经过残酷的竞争,将作为上海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散落在全国各地,成为中国工业化的火种,而我们就是他们的接班人。

地球局的所有人,祝所有的工作者节日快乐!

参考资料:

1.上海近代工业史[M]。,:342.2.李霞。老上海化工企业历史档案介绍[J]。上海档案工作,1994:51-52.3。孙海泉。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不断进步与竞争[J].江海科学学报,2002:146-152。

封面:imageBROKER蠕虫创意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