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之窗】

作者:吴少(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生;邓丽,副教授)

“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我们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识,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我们在知识中丢失的智慧?”美国作家T.S .艾略特的诗展示了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也暗示了它们各自的价值。任何事实、描述、观点和意见都可以被视为信息,但只有有充分证据或理由支持的真实信息才能被视为知识。

1.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理查德·保罗指出,我们必须区分“拥有信息”和“拥有知识”。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其实隐含着一个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寻找可靠证据、有效推理、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步骤。不幸的是,这个过程往往被学校教育所忽视。很多老师通过传递信息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需要被动接收,在大脑中储存各种事实、观点、表情甚至解题方法,要求不多。只要能在考试中成功提取出来,教学就成功了。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超前思维,还会削弱甚至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经合组织最近发布的全球青少年社交和情绪能力评估结果充分说明了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不考虑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15岁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分明显低于10岁儿童,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教育现象。

有人声称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但正如保罗所说,很难想象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能独立思考。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向人们头脑中灌输信息的过程,而应该有意识地教授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原则。保罗将“批判性素养”定义为一种训练有素的自我引导和校准的思维方式,旨在通过公平的方法实现最佳的思维质量。他构建了一个批判性素养的发展模型:首先,确定普遍的理性标准,即无论任何学科领域、主题或问题情境,我们都追求满足这些标准(包括公平、清晰、正确、相关、准确、深度、广度、重要性和逻辑);其次,我们需要应用这些理性标准来评价和规范思维过程中的各种推理要素(包括设定目标、提出问题、使用信息和概念、做出推论和假设、思考蕴涵和结果、构建观点和意见),比如检查自己的推理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从多个角度避免偏见和利益;最后,这种反思和内省训练会培养和强化个体的理性品质(谦逊、同情、自主、正直、勇气、毅力、自信、正义等。),使学生成为理性、公正、勇敢、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可能很难给艾略特的“智慧”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批判性素养应该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2.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批判性素养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是使学生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现在的学校教育太执着于信息传递了。原因可能不是它们更有价值,而是它是一种更简单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更容易控制,更容易通过纸笔考试来衡量结果。任何以“知识转移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为由的辩护,都有可能犯循环论证的错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考试本身就是为了考察学生的知识,而不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头脑中的事实性知识越多,越有可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但这些知识很可能是惰性的、僵化的,既不能帮助我们应对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也不能帮助我们从汹涌澎湃、真假难辨的信息浪潮中获得任何真知灼见。

相比之下,批判性素养尤为重要。其基本预设是知识具有社会建构性,因此要求学习者从多个领域或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检查每一个知识主张背后的证据或预设,考察推理过程是否符合理性标准,通过不断证伪发现和创造有意义的新知识。这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增长的基本模式。

批判性素养也是阅读素养的核心部分。保罗认为,如果我们不把阅读材料当成颠扑不破的东西,真正帮助我们理解的不是背景知识,而是背景逻辑。一本书的作者,战争爆发的日期,童话里的人物,化学药品的名称,物理现象,类似的琐碎知识,不胜枚举。一个人不可能全部记住,这些表面的东西对深层理解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否则,任何不熟悉领域或话题的文章对我们来说都是看不懂的“天书”。

一个具有批判素养的读者,至少会探究背景逻辑的四个维度:一是观点的来源和证据;第二,论证的结构;第三,观点的意义,即接受这个观点意味着什么;第四,不同观点或概念之间的联系、异同。思考这些维度,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作者的基本思路,分辨作者的观点是否可信,快速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逻辑和原理。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3.知识与社会公正有关

只有发展批判性素养,才能带来真正的教育公平。核心知识运动的支持者认为,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孩子之所以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在校外接触主流话语和知识的渠道。作为必要的补偿措施,学校必须教授核心知识,以维护教育公平。但这种观点忽略的是,这些孩子入学时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带着自己的文化认同和生活经验。核心知识教学本质上是把自己的文化认同和以前的知识作为进入主流社会的障碍,必须根除和抛弃。他们要么抵制学校教育,陷入学业失败的困境,要么逃离原生社区,试图融入主流文化,而这恰恰是更大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的根源。在过去的100年里,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在美国的非裔和拉美裔儿童身上。即使少数幸运者通过教育成功实现了阶级过渡,也很难挑战这种系统性的“文化霸权”。

麦克劳。苹果、吉尔等批判教育学者提出,要想真正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反思知识的合法性,即谁的知识是谁教的,由谁来决定,以什么方式来决定,从而对现实中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敢于将这样的认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如把这些弱势群体积累的文化和经验作为一种“知识”教师也应该通过培养批判性素养来赋权学生,在不成熟的头脑中播下追求公平正义的种子,使这些未来的公民能够批判性地观察社会,并在必要时有勇气和能力维护正义,推动社会变革。 这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自弗洛伊德事件后,美国加强了强调共同核心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许多州都颁布了法律,禁止公立学校教授“批判性种族理论”和使用其他非主流叙事读物,如以印第安人或黑人的视角撰写的历史材料,这些都表明,学校教育中批判性素养的发展将面临强大的阻力。

4.知识塑造的虚假美国

批判性素养是构建道德、理性、开放社会的基础。核心知识的倡导者认为,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拥有相同的文化素养、知识和语言,才能形成统一的民族身份和认同。但是,如果缺乏批判的素养,教育仅仅通过某种宏大叙事来神圣化特定的知识和话语,塑造意识形态,从而维持社会秩序和控制,就很容易成为狭隘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温床。更有甚者,很多文化观念或“知识”本身都是建立在偏颇或扭曲的事实基础上的。

保罗描述了美国教育经常向学生灌输的一些带有偏见的主流文化观念和话语:美国是一座被上帝保佑的“山顶上的城市”——在国内,美国是最自由的,提供了最大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美国梦”;在国外,美国是热爱和平、支持人权的文明灯塔。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干预”只是为了帮助那些被独裁统治的国家建立一个更加民主的政府,即使他们还没有觉醒并理解民主的好处。这些想法和言论被新闻媒体进一步放大,并深深植根于美国人的脑海中,造就了一个傲慢、好战和轻蔑的美国。当这些建立在偏见基础上的文化观念被当作真理而不加批判地接受时,学生就很可能被政治势力随意利用和操纵。

诚然,每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基于偏见、误解、仇恨或刻板印象的文化观念,这些观念也很可能形成某种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成员。大多数人也习惯于服从群体强加的信念、规范和行为,因为这是最安全、最舒适的群体生活方式。但正如保罗所说,文化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在保持以群体为中心的思维和追求独立良心之间取得平衡。只有具备批判性素养,才能把有偏见的部分从我们的思维中分离出来,超越我们所属的群体去思考。随着社会批判素养整体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拒绝盲从,批判性地审视这些落后的观念。他们会逐渐从社会文化词典中被剔除,人们会对哪些价值观和信仰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形成新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道德和理性水平得以提高,身份的内涵得以更新,社会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8日第14版)

来源:光明。com-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