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事达”作为民族家电品牌,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洗衣机销量冠军。

荣事达是安徽人的骄傲,如今却渐渐被人遗忘,新一代年轻人连这个品牌都没听过。

荣事达品牌的创始人是陈,1938年出生于安徽肥东县。1959年毕业于芜湖电力学校,分配到合肥锻压机床厂工作。历任技术员、办公室副主任。1984年起任合肥锅炉厂厂长。

1986年1月,48岁的陈任合肥洗衣机总厂副厂长,7月任厂长。

当时洗衣机厂硬件不全,人心涣散,效益低下,连年亏损。“百花”牌洗衣机库存积压,欠银行贷款1000多万元,濒临倒闭。

陈在就职演说中这样说:

“我的工作就是让厂里的姑娘们脖子上戴上漂亮的项链,让小伙子们娶到心仪的媳妇。”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陈对合福洗衣机厂进行了哪些改革?

第一,陈在耻辱柱下实行集权管理。他规定所有在他下面的员工,包括副厂长,在汇报工作时都必须站起来。如果他们稍微违反了他制定的很多制度和纪律,就有可能下岗回家,每月只领40元生活费。

其次,以企业固定资产306万元作抵押,贷款2700万元,引进了日本三洋电机新型双筒大轮水流洗衣机的主要设备、模具和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他冒了很大的风险,借了900%的债,这不是一般人敢做的事。

三、“百花”牌洗衣机知名度不高,放弃“百花”,与上海洗衣机厂合作生产“水仙”牌洗衣机,大大增加了企业产量。1989年,洗衣市场急转直下,合肥洗衣机厂被无情抛弃。

第四,陈提出了“100%合格产品”的质量标准,即“零缺陷管理”的管理模式。正是这样,荣事达才能实现成功的飞跃。

1990年,合肥洗衣机厂产量不减反增,年销量50万台,位居行业第三。

1992年,荣事达的资产只有1亿元,而到了1998年,资产已经接近30亿元。陈做了什么?

1992年,合肥洗衣机厂、香港丰仕达和安徽省技术进出口公司以72.5%、25%和2.5%的出资比例共同组建了合肥荣事达电器有限公司。

“荣事达”中的“荣”字取自陈名字中的一个字,而“世达”则是港产“丰士达”的后两个字。

1993年,第一台带有“荣事达”商标的洗衣机下线,开始冲击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

之后,陈将荣事达49%的股权转让给香港詹培中公司,获得1.04亿元。然后他用这1.04亿元与日本三洋公司合资成立合肥三洋荣事达电器有限公司,引进1亿元,解决了洗衣机生产基地建设,改善了集团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降到40%以下。

三年后,陈以1.55亿元回购了香港詹培中公司持有的荣事达49%的股份。然后与美国美泰克公司合资成立了6家公司,引进外资8200万美元,荣事达估值再次翻番。

1997年,合肥荣事达集团改制,合肥荣事达集体股份联合会成为荣事达集团的大股东,持股93%,也就是说,荣事达集团是集体所有制企业。

1998年初,一个叫蒋茹的企业家愿意向荣事达家电投资2000万元。当时议论纷纷。如果民营资本陆续加入,荣事达集体股份会下降,企业就不算集体职工了。

陈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他要求荣事达出资2040万元,占51%的股份,蒋茹出资1960万元,占49%的股份,成立新公司“荣事达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陈看来,荣事达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民间资本。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陈也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借船出海,借别人的钱发展自己,用的很奇妙。

1995-1998年,荣事达洗衣机产量一度突破200万台,连续四年蝉联洗衣机行业中国第一。

2002年7月,合肥市政府决定让陈退休,引起公司员工不满,一度停工。

\”没有陈,就没有荣事达的今天.\”荣事达曾经这样说过。

随后几年,荣事达几经易手,屡易其主。然而,原本可以强势的民族品牌逐渐没落。

2008年,合肥荣事达集体股份联合会持有的股份被划为国有股,授权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荣事达”品牌的所有权也归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所有。

荣事达已经成为国企,“荣事达”品牌已经在各地销售。

2008年至2013年,荣事达“冰洗产品”的品牌使用权属于美的集团。2013年后,荣事达的品牌使用权归合肥三洋所有。之后合肥三洋变成了“漩涡”,荣事达的品牌使用权变成了“漩涡”。

“荣事达”已经这样到处卖了。怎么会有持续健康的发展?!

其实像荣事达这样没落的品牌不在少数,比如上海冠生园、美菱冰箱、健力宝等。原因很复杂,有时代,有制度,有内斗等等。

可惜安徽合肥本可以有一个脱颖而出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