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时代新闻

编者按:风和日丽,暖阳高照,又是春秋,时光飞逝。20年的艰辛,20年的努力,20年的硕果,20年的骄傲。在红网20岁生日之际,红网员工和网友们纷纷敲击键盘,讲述他们与红网的故事,或成长,或感动,或收获,或惊喜…

红网征文论坛网友拍摄的照片。图/郭大钊

2011年1月8日在红网注册。之前经常在凤凰、搜狐等网站闲逛、停留,在一些圈子里玩文字游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几个文艺朋友走进了红网城市论坛。我线上线下都玩得很开心,还因为我有个“六楼居士”的网名,不得不专门写个说明:六楼居士,住在六楼的人。但是,我是个俗人,非佛教徒,是个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人。我也在红网论坛的很多版块做过游客,后来因为爱好,在征文版花的时间比较多。因为这种“散”和“跟”,我这个喜欢文字的人,就比较武断和随意了。但是,在这些文字里,我的情与爱,喜与怒,悲与喜,往往是倾注的。于是,有一些纸媒、影视媒体、新媒体,有时会把我在红网上有影响力的话拖进他们的地盘。但是观众经常说:“我在红网看过。”因为他们要么转载,要么引用,只是换了个身份。

一篇散文,引起了影视媒体和报纸的关注。

家乡往往是在外打拼的游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乡愁,一点一滴,就是这么刻骨铭心。我的家乡是宁乡市巷子口花桥村,几年前和周边三个村合并,改名为扶风村。事实上,在湖南一些老人的记忆中,花桥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地方。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华曾题词“华侨大队民兵是全省民兵的好榜样”,叶剑英元帅、省军区龙司令员接见华侨民兵。新的村名容易淡化历史。

我无意评论何冰村的质量。2017年,我写了一篇散文《半条街,已经逝去的遥远记忆》。古驿道,古茶亭,古石桥,曾经轰轰烈烈的往事…像电影画面一样用文字显示出来。2018年5月底,湖南电视台准备拍摄一部反映胡同口历史的纪录片。老家的表哥给我打电话提供材料。我说:“你去湖南红网看看。百度有很多反映胡同口和花桥历史的文章。”陪同电视台的是《祥生日报》的记者。后来电视新闻发布了,征文全文也刊登在《湘声日报》和湖南政协网上。其实我还有近30篇发表在红网上的散文,被各级报纸转载。

2015年10月初,我写了一篇名为《抒发内心,感动外在》的文章,是关于田诗集《山》的文学随笔,贴在红网上。有心人将其深圳生活网转发给岳阳日报(2015年10月13日第5版)。2019年3月26日,田做客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在谈到益阳和桃花江的时候,他引用了我在红网上发的《脚在里面表达自己,脚在外面动》一文。事后,田先生给我打电话说:“教授,昨天我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接受采访时,引用了您在红网上发的文章。”

一篇散文,红色产品,快乐的人们。

正是在2012年上半年,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红网、湖南科技报联合举办了“经典湖湘”联合征文活动。我写了一篇文章《我不喜欢外地的叶子,我只爱宁香茶》,发在红网上。同年11月,评奖结束,获得一等奖(唯一一等奖)。在文章中,我写了宁乡茶的生产,特点,历史和影响。很多我的大学同学和宁乡老乡看完文章后在网上给我留言,还有一些不熟悉的人加我,要我的电话,甚至有朋友找我喝茶。

毛尖山,不是吹的,产于高山。宁香茶有独特的香味。据《巍山春秋》记载,刘少奇主席也曾送给周总理和毛泽东主席。我婆婆喝了微山茶之后就再也不喝别的茶了。这么好的茶,不可能在内室孕育,没有人认识她,酒香也怕巷子深。文章在红网发表后,无论是观众还是游客,都有品尝巍山茶的冲动。难怪当年苏东坡被贬海南。在一个做甜甜圈的老太太那里吃过之后,他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它的美味。后来这个老太太的甜甜圈摊每天都很挤。现在微山茶,听说销量不错,产值过亿。在“农企”扶贫路上,我的一篇散文无意中宣传了家乡的产品,村民们都笑了。

一条新闻在网络名人中引起了轰动。

红网大部分网友都参加过线下活动。在益阳,有几个热心的版主,所以线下活动很多,内容丰富多彩。益阳兰溪,曾被称为“小南京”,是叶紫的故乡。同时也是龙舟和山歌之乡,湖南著名的粮食市场,指兰溪米街。2019年9月,为了庆祝建国70周年,红网传统文化版《呐喊》的版主组织益阳市的一些民间艺术团体送剧下乡,他邀请我陪同。

那些艺术团在兰溪演出的时候,虽然天气很热,但是观众很多。演出中,深圳生活网特别是两位老爷爷演唱的兰溪山歌都是原创的,特别有韵味,让我感触很大。文化传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事后,我写了一篇新闻《走,去兰溪听民谣》。文章发布在红网上。几天后,这个帖子的点击量竟然达到了40多万次。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从事乡土文化研究的朋友专门来找我,向我要兰溪民歌。我说,你去红网上找找。一些来兰溪旅游的游客也主动提出要听兰溪民歌。兰溪的网友金宝阁是个积极分子,更有甚者,他把兰溪民歌介绍给大家。每年端午节,兰溪的龙舟和山歌都会吸引很多市内外的游客,兰溪一时间成为网络名人中的打卡地。其实秋天的益阳高新区红枫大道,也是因为红网上的一则图文并茂的新闻,引来游客如云,后来的央视新闻联播。

一次采访,反响很大,就像一块大石头扔进了池塘。

2015年9月教师节前夕,网友“茶陵毛老师”在红网论坛爆料,称学生送给他的两张明信片有点奇怪,他怀疑上面印了错别字(作者注:其实是繁体字)。作为语文老师,他受不了。

我就此事接受了红网时间记者何江华的采访。回答了红网记者关于明信片上的几种繁体字,汉字的传承发展,适用范围等问题。随后,记者何将事情经过和征集情况写成《湖南一中教师把繁体字当错别字》,发布在湖南红网上。文章发表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等50多家网站相继转载,各网站点击量都很高。

红网对观众的影响很大。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一次线下活动,红网这面鲜艳的旗帜,来得更加真实,它会永远在观众心中浮动。

本文来自【红网-时代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