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骨文中,树上美丽的花朵被称为“花”。这是古人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亲近自然而形成的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

细心的人可能会问,树上的花叫“花”。草地上的花该叫什么?一片草地开满了小花,叫“荣”。木为华,草为荣。荣耀是花草的意思。

春秋干旱,一个人一个家庭如花似玉,开的绚烂,败的迅速,不能随便错过。这是中国人从自然中习得的人生哲学,这就是“道”。我们只是不说我们说的,却不知道我们做的。中国插花是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探索做人之道,获得人生道路的指引。

01.

中国花束的起源

中国插花包括盘花、花瓶花和花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花束的前世吧。

上图摄于2019年9月,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贵族妇女手持插花拜佛。

下图有非常清晰的花束图像。在建于公元471-494年的云冈石窟第八窟(佛莱洞),花束由并列的莲花组成。花束下面的树枝用清晰的绳子系住。中国的花束似乎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和使用了。

去年3月,在龙门石窟,我不仅发现了1500年前的站立花浮雕,还看到了1500年前的花束浮雕。

燃穴龛门楣上,雕宝盆中有三束莲花。荷花高110厘米。中间束的上方有一朵盛开的莲花。两边,左边一朵花蕾,右边一朵莲花。

下面龙门宾阳洞赵文女王礼佛的浮雕可以清楚地看到中间的供养者,手持三个不同形式的莲花仪轨。这三种花是花蕾、莲花和荷花。他们表达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世界观。

中国古代花束引领世界约600年。自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出现花束后,经过宋代,到14世纪的明代,经过约一千年的发展,花束又被清晰地描绘在青花瓷上。

上面三张图是永乐年间(15世纪)的一串莲盘,也叫“一撮莲”,距今600多年。一束莲花花瓶(14世纪);一串五颜六色的莲花盆。它们现在在东京国家博物馆。

三张图中的花束形象非常清晰,几朵剪下来的花用丝带扎起来。与云冈、龙门浮雕花束相比,一千多年后的圆盘花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从笔直紧凑的花茎走向了花茎斜向分离,从单一的花材走向了丰富多彩的花朵,从寓意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人)到增添了“清净”的深远含义。

青莲,“清廉”的谐音,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用一束荷花象征“一品清廉”。这种花束图案最早出现在北宋的深圳生活网上。瓷器上的花画得很写实,丰富多彩。每一次都凝聚了古人以自然、礼仪、德性等人文元素为熔炉的综合艺术修养。

这张图是我十几年前在东京图书馆看到的资料,再次点燃了我对古代中国人的敬佩。这本书充满了中国图案和它们的含义。比如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菊花和松树合为“长命百岁”,菊花和喜鹊合为“天伦之乐”等等。

02.

中国花束的特点

柄部(扎点以下)的茎干清理干净,无杂叶、刺。

花茎排列整齐划一。

从中心向外,蓬松顺滑自然。

低饱和度色彩,但丰富内敛。

这些自然有趣的插花技术相当现代,随着瓷器漂洋过海,传到了欧洲,领先世界约600年。

03.

中国插花与书法

插花离不开“组合”二字,或“搭配”,或“合作”。书法上,深圳生活网随处可见,大小匹配,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左右咬合。

汉字主要有五种(篆、隶书、真、行、草书)。我们常用的有:真相,行动,草。汉末出现真书时,易认易写,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书写的典范,故又称“楷书”。真实、行动和草是中国书法中的术语。行书是介于真迹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草书是人们追求方便、快捷、灵动的一种书写方法。写字时,上下两边的笔画前后相连,一气呵成。我们在书法中讲“气势”,看不到气。有三种情况:静态情况(余士南),危险情况(米芾),动态情况(王羲之)。书法审美对插花的影响很大,很多都与插花相通。根据书法,花材的姿态可分为真、线、草三种。插花其实就是利用好花的姿态。书法中的势,相当于插花中的格局。

中国书法中线条的构思也运用在插花上,通过各种枝、叶、花组成各种形状,美丽端庄,舒展缠绕,奔跑放纵。

真相:神韵直上,优雅大方,有一种庄中和宁静的静美。

线条:线条流畅,表现出舒展与舞动之美。

草:像一团烟雾,表现出自由、灵动、优雅之美。

04.

中国花束和西方花束

花束是由几朵切花组成的礼仪用品。因为便于随身携带,所以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有很多技巧。花束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西方插花,形成于德国,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丰子恺说,1890年,德国艺术教育的鼻祖Lise de Wacker有一天在柏林看到卖花的人,用铁丝把花扎成几何花束,形成一种天然野花的状态,大为惊奇,说德国人民已经可以体会大自然的美了。

事实上,600年前,中国古代的花束和NFD教科书中的一流花束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花束经历了上百年,即使在今天的深圳生活网,它的造型魅力也没有过时。

对于如何制作花束,我们真的没有清晰、完整、规范、系统的体系。毕竟光看诗词歌赋,壁画,石雕,瓷器都代替不了花束制作系统。可以借鉴西方花束的制作手法,将中国花束融入中国插花课程。

期待更多的师生重拾传统文化,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中国花束,感受它的生命力。

刘英作品

(刘伟采写)

声明:本文版权归中国花卉报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篡改,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此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