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底气怎么样

连续读了几本关于民国的书,便感觉那些构成了民国之精神之魂魄之脊梁的风流人物们,在我还稍有点懵懂的某一刻,就已然走下神坛,带着几分人间烟火的气息,轻易回归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例如饕餮者梁实秋、王世襄,好饮者“疯子教授”黄侃……他们那些奇闻趣事,像极了我们周围的许多诸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们沉寂于市井之中的故事,都是之前的教科书以及学院教育根本就没有涉猎过的,也是我的既定认知中,根本不会相信的。 不过在看过了《民国底气》之后,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又是一部以民国历史和民国名士为噱头的畅销书,因为时下民国热正如火如荼,出版方搭脉出版的事也确实无可厚非。不过读过了才知不然。

《民国风度》是王学斌把玩民国文人轶事的用心之作,是言之有物的。虽作者自诩为“无关民生、不涉学术、纯粹的一种个人兴趣去试下的创作“,却也颇得阅读者的赏识。

这也是《民国底气》之所以能够修订再版主要原因吧。 《民国底气》甄选了民国十五位颇具代表性的名士,并根据他们个人品性、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人生观、人生履历的各有不同,分为魏晋气度、元气淋漓、老气犹存、志高气短和大学气息等几个类型予以人物传记式的阐述,其中不乏胸怀天下的章太炎、黄侃和辜鸿铭;因学术而名扬天下的傅斯年、张君劢;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的蒋廷黻、翁文灏;更有执掌名校、功绩炳彪的蒋梦麟、罗家伦……作者“通过轻松而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生动地再现了彼时风流人物学术研究、思想思潮、书生报国和个人情趣等多个方面的生命履历。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他们个人生活情趣上的揭秘。在我看来,可能这些与普通人根本相近的生活情趣的揭秘才是帮助我们唤醒那些早已被忽视的记忆,而根本从日常经验中跳出来重新认识民国人物的桥梁和纽带。

可以说透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再被一种似曾相识的“心底有苍生,眼中无权贵”的精神浸染着,我眼中的历史,早已变了模样。 现在,在一个世纪以后,当世间万物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我们迎来了一个空前的时代的时候,再来品茗名士彼时生与死,存在以及价值,是否还会相信前人“心底有苍生,眼中无权贵”的精神,是否还会相信人类社会是存在永远不变的价值尺度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会坚守着一块完整的良知。

事实上,支撑人性脆弱的精神和良知,仅凭这一纸文章所葆有的《民国底气》是不够的,只有充分调动了阅读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才是那些名士风度和底气得以继承和弘扬的根本。我辈虽不幸未生在民国,但是现代文明赋予我们的使命,并不仅仅是跨越、发展,更有继承和弘扬。

民国底气当如是。也相信民国底气必将如星星之火永远传递下去。

2.《民国的底气》读后感 800字左右,多谢啦

现实中,朋友间聊天神侃,网络上,网友们胡吹乱诌,永不过时的一个话题:如果可以穿越的话,你愿意回到那个时代?

每每这时我总是语穷,我也爱做梦,也想穿越,可每朝每代都有它的诱惑性又有所不足,让我站在“时空机”前望而却步。

直到最近,读了《民国的底气》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穿越到民国时期,在清华或北大或联大校园内做个普通的女学生。

一是不用缠足,二是新式婚姻,不用与他人共用“茶壶”(这两点非常非常重要)三是可以接受最高级最纯净的教育,感受那批大师们“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人格魅力。

想想可以听世界上最后一个留长辫子的男人辜鸿铭讲国学,听赵元任用口技“表演过全国旅行”:叶公超用最纯正的英语骂人;狂傲的刘文典讲庄子;痴情的金岳霖讲逻辑学;看看美女林徽因,感受她的健谈,岂不快哉?

如果有幸可以结识个情投意合的谦谦君子,每天一起看书写字画画做学问琴瑟和谐:与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谈论“涉及太阳底下的一切,外加太阳之上的一些——百科全书的全部范围”的话题,过一种虽然贫穷但是却无所不有的闲淡生活,不亦乐乎?

再回到现实中,看了本书,还有如下感受,启示:

(一)那批大师性格或乖张或执拗,或偏执,教法也各异,但有个共同点,对学问求真务实严肃的态度令人钦佩,试问,现今的教育者有几人能做到?

(二)君子固穷,文化人的骨气傲气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那战火纷飞,国土沦陷的年代里,他们能够安于贫穷,在最困顿的时候,安心学问,著述立学,不受外界影响,诱惑;他们有骨气有傲气有脾气敢于直斥当权者,实在让人折服!

(三)感叹梅贻琦在解放战争后要离开大陆,到台湾的远见,明白了为什么他要说:如果他留下来,要么做右派,要么当傀儡——看民国时期铮铮汉子刘文典,金岳霖晚节不保一切不言而喻!好像也能明白了“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中国教育的现状担心啊!

(四)再次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自己知识的浅薄,要求知若渴,虚怀若谷,不断学习!

3.民国的气质摘抄六百字

读过莎士比亚著作的读者,应该知道朱生豪这个名字,因为大陆出版的莎翁译本的译者基本上都是他。

而他的译本在民国时就已出版,在经历了风云变幻的这几十年之后,他的译本还在出,读者还喜欢读,可见其经典性与权威性。 在朱生豪译莎事业的背后,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就是他的妻子宋清如。

这个名字,知道的人恐怕不多,我在《民国的气质》一书中,了解了她的一些故事。 宋清如出生于常熟乡下的一个大户人家,从小她就显示出独立倔强的个性。

五六岁时,家里人要给她缠足,她是死命不肯,在抗争了几次之后,家里人只好作罢。18岁时,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已经是到了出嫁的年龄了,但她坚决要去读书,最后家里也妥协了。

宋清如天资聪颖,且从小就好学。她先念的私塾,再进入常熟县城的女子小学,后到苏州,就读于省立苏州女子中学。

在此期间,她对新诗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创作。1932年,她考入了位于杭州六和塔旁的之江大学。

之江大学,是当时中国13所教会大学中的一所,就是在这里,她碰到了朱生豪。 出于对诗歌的热爱,入校不久她就报名参加了之江诗社。

第一次参加诗社活动时,她拿出了一首新诗。但当时诗社活动只是交流旧体诗,所以大家对她的反应不是很好。

但当诗稿传到一位清瘦静默的年轻男子手里时,他仔细看过后并未发言,只是带着微笑把头低下了。 这个男子就是被称为“之江才子”的朱生豪。

在诗社活动结束后,他就给宋清如写了信,对诗社的活动规则作了说明,还说他对新诗也很有兴趣,并附上了自己写的几首新诗。从此之后,他们之间就开始了书信的交流。

在这不断地交流中,他们彼此了解了对方,而在朱生豪的心里,对宋清如已不仅仅是兴趣的相投,还有对她深深地爱恋。 后来,朱生豪大学毕业,去了上海的世界书局。

他继续保持着和宋清如的通信,并在信里明确表明了他的爱意。但宋清如却显得冷静矜持。

本书的作者分析这里的原因,一是她对婚姻的一种谨慎敏感的态度;二是,此时她对朱生豪还是尊敬仰慕的成分要多一些;还有就是她不满于传统女性平凡庸俗的一生,渴望在事业上能有所成就,同时又对女性在家庭中的负重有清醒的认识,因而认为家庭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束缚和羁绊。 但朱生豪依然在坚持着。

1935年,他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他表示要将译著作为献给宋清如的礼物。从此,他一头扎进了莎士比亚的世界。

1936年,宋清如大学毕业,到湖州民德女中教书。朱生豪写信给她,委婉表达了要结婚的意愿,但宋没有正面回应他。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们各自开始了流亡生涯。1941年年底,宋清如从四川辗转到了上海,和朱生豪重逢。

在经历了这几年的战乱流亡后,他们更加体会到了对方对于自己的意义。次年5月,他们终于结为眷属,结束了长达十年的苦恋。

新婚是美好的,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他们需要面对的却是如何解决生存的问题。结婚时,他们都已失业。

当时,他们打算去四川,但因战事紧张,计划被打断。最后,他们决定先回宋清如的故乡常熟。

之所以如此决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朱生豪的译莎工作。 朱生豪的译莎并不顺利,因正值日军侵华,他的译稿两次被毁,一次是“八一三”事变,一次是珍珠港事件后。

回到常熟后,他们一贫如洗,连稿纸都无力购买,只得写信请世界书局资助。这一时期,因为有宋清如料理生活上的一切杂事,使得朱生豪没有后顾之忧,因此他仅用半年的时间就补译完了9个喜剧。

1943年初,他们又回到朱生豪的老家嘉兴东米棚下的朱氏老屋。此时,因朱的姑母表姐和三弟都在这里,所以家里五口人都依赖朱的微薄的稿费。

虽然对于朱生豪来说,饭可以不吃,莎剧不能不译,但宋清如却始终把握着一个原则,就是为了实现理想,她必须在现实生活层面给朱生豪以依托——别的可以省,但饭不能不吃。所以她付出了全部精力保证了这个家能勉强维持下去。

回到嘉兴不久,宋清如就怀孕了。看到妻子拖着身孕日夜操劳,朱生豪心中愧疚。

有几次宋清如夜里醒来,发现丈夫都在暗暗哭泣,她赶紧好言安慰,只要自己嫁的人没有错,其他的都不太在意。 这一年的阴历新年,宋清如返回娘家,住了20多天,这是婚后她和朱生豪分开时间最长的一次。

独自在家等待妻子归来的朱生豪度日如年。那些天阴雨连绵,后院里的一株杏梅被雨打落了花瓣,朱生豪捡起几片花瓣,就在纸上写下一段对妻子的相思。

终于等到妻子回来的那天,他捧着枯萎的花瓣,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脸上透着委屈。从此,宋清如再也没有离开他。

1944年初,朱生豪已翻译完近三十部莎翁剧作,如果进展顺利,年底就可以全部完成。但这年的4月,因多年劳累,再加上没有必要的营养补充,朱生豪的身体已是非常虚弱,但他还是陆续译完了史剧《约翰王》、《查理二世》和《亨利四世》。

到了6月,朱生豪终于一病不起。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朱生豪已知自己大限将至,他告诉自己的妻子,到时不要悲伤哭喊,让他平静地离去,并告诉她,在他死后,一定要坚强。

1944年12月26日午后,朱生豪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子,离开了。

4.写一句有民国味的句子%

1、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

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2、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3、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

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4、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

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

5、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

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6、每个人都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还是信誓旦旦地承诺永远。

永远到底有多远?多少人问过这句话。有人说,永远是明天;也有人说,永远是一辈子;还有人说,永远是永生永世。

或许他们都说对了,也或许都说错了,又或许人间原本就没有什么是永远。你曾经千里迢迢来赶赴一场盟约,有一天也会骤然离去,再相逢已成隔世。

7、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时光背后,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8、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

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9、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

10、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