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戴佩妮及她的音乐?
最佳答案

感谢邀请。戴佩妮勉强可与Taylor Swift类比:创作歌手出身,风格和形象多变,骨子里是以旋律为重的流行乐。至于Taylor能大红大紫而她不能…因为Taylor是个偶像歌手,戴佩妮不(完全)是。

我说过我很喜爱戴佩妮的第二张专辑《怎样》,现在想来,原因无非是“旋律好”。过滤掉“配器”、“风格”之类的“外壳”,这张专辑的旋律写得就是好。而且,虽然戴佩妮这么多年来风格一直多变(小清新也好,暗黑风也好,大流行也好,霹雳咔嚓随便你叫什么风格吧),她总能写出抓耳旋律。这种创作力,啧啧,老实说是很惊人的。

我也说过,周截棍啊不对周杰伦(偏要用这个梗,哼!)的旋律创作能力很好,有一个数量庞大的歌曲库,能够撑住他一年一张的发片速度。这样看来,戴佩妮的歌曲库也相当庞大。同样是作为“吉他创作歌手”出道,戴佩妮写出“抓耳旋律”的能力比张悬强,《怎样》、《街角的祝福》、《辛德瑞拉》…你也许会觉得这些歌口水,但我喜欢的歌曲比如《忽然》、《十五个耳洞》、《等你回来》,没那么成人抒情,没那么大众情歌,旋律依然抓耳——当年我可是看了MV就冲出去买磁带的。

好了,按理说华语地区听众听歌是以“旋律”为导向的,戴佩妮又签在EMI大厂牌出道,可当年台湾四小天后水的偶像歌手出身(与陶喆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这批走创作路线的男歌手鲜明对比),戴佩妮就是挤不进第一集团军,半红不紫,甚是尴尬。原因何在?

我的个人猜想:首先是商业推广和唱片行业衰落的大环境,早年同厂牌有个小天后萧亚轩,宣传资源自然要向她倾斜。现在实体唱片业崩溃,在这种环境下谁也跑不了,人气都要或多或少下滑。如今戴佩妮跳出大厂牌,自组唱片公司,当年“紫”不了,现在能保持“红”就不错了。

第二个原因更微妙:她的定位和风格的模糊。你看台湾四小天后,除了囧琳,三个人的形象和歌曲风格都比较统一。囧琳早年风格形象有过大转变,自《舞娘》后也确立了“华语乐坛首席杂技表演艺术家”的地位(咦?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更准确的说,四小天后的形象定位由唱片公司包装而成,是“偶像歌手”。反观戴佩妮,刚出道时形象很…朴素,你也可以称为“清新”。第一张专辑颇有吉他流行民谣的风采(比如《四季歌》,哎呀,真清新!),到第二张专辑上电声乐器,有些民谣摇滚的意思(《日期》)。这摆明了是“不重形象重才华”的创作歌手路线。话说“小清新”风潮兴起后我一直在琢磨:按说戴佩妮第一、二张专辑完全够小清新的标准,但谁都没把她放“小清新”那拨歌手里。可能是她出道太早,那时大家都没有“小清新”概念;待到“小清新”兴起,她已经转型了。

到第三张专辑《Just Sing it》,她的形象突然变得时髦了。歌曲风格也变的…“流行”了,这摆明了要把她往“才华外形并重的偶像歌手”方向包装。我就是从这张专辑对她失去兴趣:一方面是风格没有大突破,反而往流行歌曲的道路拐;另一方面当时偶像歌手我只粉孙燕姿;再一方面02年正是周董这个创作歌手的天下,换哪个歌手(偶像歌手也好创作歌手也好)在他面前都要黯然无光。戴佩妮的定位顿时尴尬了:“创作”“偶像”两条路都有怪物歌手镇山,到底走哪条路呢?

看她后面的专辑,唱片公司可能是想把她往“外形才华并重的女版王力宏”方向塑造——这是我个人猜测,但是王力宏精通多种风格,而且专辑整体性更强。戴佩妮更偏“流行歌曲”的风格——《爱疯了》这张专辑中《爱疯了》和《试探》拿给孙燕姿唱也不违和,换句话说,“成人抒情”味太浓。还有个要命的地方:戴佩妮被宣传为“多面手”,什么风格都能来一下,结果一张专辑更像“单曲大合集”,整体性不强。这种风格和定位一摇摆,很快,实体唱片业大崩溃来了…

我曾说过张悬旋律创作是短板,《神的游戏》专辑的整体概念掩盖了她的旋律创作能力不足。相比之下,戴佩妮就完全走向反面:专辑中拿出一首歌的确好听抓耳,但是一会清新一会抒情一会摇滚一会蓝调一会乡村,整张专辑反而面目模糊——对,我说得就是最新专辑《纯属意外》。这种“单曲大集合”贯穿于她的专辑,这么多年还没好转,看来她需要靠谱制作人指点…

综上。这么看来戴佩妮倒是可以和张悬做一个对比——“论形象定位和歌曲风格的模糊与摇摆如何摧毁一位出色旋律创作者的音乐事业”——啊,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