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电商发展迅速,很多运动品牌的崛起,那么李宁为什么衰落?和安踏哪个耐穿?

李宁为什么衰落 :

李宁在圈内的的口碑要远高于安踏,但是这几年经营情况一年不如一年,其实跟李宁品牌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有很大关系。

一、市场定位

近些年从李宁的策略上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要走高端路线,而安踏的目标在于牢牢的抓住国内的中低端消费市场。李宁是第一个登陆NBA赛场的国产运动品牌,签约球星从琼斯,奥尼尔,戴维斯,特纳再到后来的韦德,都足以看出李宁的野心。自换标以来,明显是想往世界一线运动品牌靠拢,所以其也不断的尝试开拓海外市场。而安踏更像是土霸王,球星也签约,推广也有,不过其核心还是更偏向于国内的中低端消费市场。

二、营销策略出了大问题

李宁作为十几年前的富帅品牌,购买人群普大多集中于60,70以及80后。对于深受舶来文化影响,从小就见多了耐克,阿迪的90后而言,国产品牌的Logo就自带屌丝属性,也似乎达成了一项共识便是“Logo越大越屌丝”。安踏深知这个道理,在这里就明显比李宁机灵的多,你会发现很多安踏的产品都在故意的把Logo做到最小,反观李宁几年前的营销策略却将90后视为主要消费群体,造成90后不买账,60,70,80后老客户也流失严重的现象。很难想象,一个60后的大叔会经常光顾标语为“Make The Change”,“我是90后”的李宁实体店,当有一天他终于因为年轻时燃起的情怀鼓起了120分的勇气走了进去,却听到门口导购员美眉清脆的声音:“叔叔,是给孩子挑鞋吗?”,他此时的内心是崩溃的。

三、缺乏核心竞争力却设定偏高的价格

定位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有杆秤,一个产品国产品牌值多少,国外品牌值多少,在他们心里都有着很清晰的心理预期,这种现象实际存在至国内各个领域。许多国产品牌在面临国外品牌的残酷竞争时,会不约而同的设定一个消费者价格预期K值,超过K值的产品,便很难成为热销品。李宁自然也摆脱不了国产品牌的形象,当一个国产品牌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价格也没比国外品牌便宜多少的时候,买账的绝大多数都是情怀粉,市场的销量反馈良好才是不寻常。

四、电商给实体带来的冲击

线上网店对于实体店的影响,这个问题哪个品牌都有,但因为李宁的品牌影响力有限,再加上产品价格设定过高,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产品严重溢价的主观印象,所以线上店铺对于李宁的实体店冲击要来的更为巨大。实体店一双599的球鞋在线上只需要250-300就能拿到手,绝大多数实体的盈利方式只能利用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的冲动消费,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五、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中国人口基数大,有着西方无与伦比的市场购买力。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模仿成为了主流,创新等同于风险,当山寨别人的创意就足够吃几十年的时候,努力创新反而成为了异类。就这样美国有了MSN,中国有了企鹅。美国有了Facebook,中国有了人人网。美国有了阿迪,中国有了阿迪王。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原子弹上,当年美国所造的原子弹是世界第一枚原子弹,每进一步都要靠自己摸索。等到美国成功后,其它国家再造原子弹,已经有了前者的经验可供参考,这就变成了工程学问题。把历史书上传统、严肃的中国文化融入年轻、活力的运动产品中去,设计上没有任何信息可供参考,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即使这样,李宁也一直都在固执的尝试做中国体育品牌届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颗“原子弹”。

李宁和安踏哪个耐穿:

其实运动品牌质量都差不多的,这是事实,主要是卖的牌子而不是质量,特别是运动衣服任何一个牌子的质量都相差无几,因为运动服一般都是尼龙或者涤纶之类的料,很难烂的,就是怕火烧。

曾经是阿迪耐克等国际品牌一档,安踏361等国内品牌一档,李宁有点夹在中间的感觉,比安踏什么的感觉好些,但是近些年李宁越来越不行了,而安踏发展的很快,现在在我看来他们都差不多

感觉这两个牌子的鞋现在也要三四百吧,其实三四百完全可以买到耐克阿迪了,当然买不到他们的明星产品,但一些基本款应该够了

底蕴李宁是最深厚的,从top gun时代到five时代到shaq再到ET001,直到现在的狂逸,李宁有很多文化元素在妆点着自己的品牌。

安踏基本上就是“实在”,很实在,但是科技、设计总是跟不上时代,用心做中低端产品倒是真的。

好了,小伙伴知道李宁为什么衰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