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禅包括哪些仪式啊??

武则天老家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李治并下诏。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麟德元年(664年),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武则天及时发现,软硬兼施,废后之事只好以失败告终。于是,武则天向李治建议让她一起上朝,临朝听政。二人合称“二圣”。此后,武则天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李治封禅泰山。在祭祀昊天上帝时先皇配享,祭祀皇地祇时太后配享。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于是她又说,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非常不妥,因为男女有别。不能让外臣来祭祀。所以要让她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果然答应。后来在麟德三年(666年)正月初一这天,她与李治一块封禅泰山,充当亚献,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

2、那些皇帝去泰山禅祭 (也许我用的不准确),去祭奠要有什么条件,到底是怎么回事?仔细点,?

“封”即在岱顶聚土筑圆台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禅”即在岱下小山丘积土筑方坛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之义。据《史记.封禅书》载,秦汉以前即有封禅祭祀活动,因年代久远,“其仪阙然堙灭”,沿秦汉,封禅遂成大典,唐宋仪礼臻于完备。自宋真宗封禅之后,帝只祭祀,不再封禅。

秦始皇封禅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汉武帝封禅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泰山,自定封禅礼仪: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奉高县。

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冬,武帝南巡。次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春月还泰山,四月封禅。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正月,武帝东巡海上。四月还泰山,举行第三次封禅。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三月,武帝泰山举行第四次封禅。

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三月,武帝泰山,举行第五次封禅。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武帝由钜定还泰山,举行第六次封禅

汉光武帝封禅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奉高,遣派役夫1500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二十五日禅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唐高宗封禅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状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封禅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四制。封禅后,封泰山神为“天齐”,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颋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宋真宗封禅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旦撰《封祀坛颂》、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宋真宗玉牒文:有宋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启运大同,惟宋受命,太祖肇基,功成治定。太宗膺图,重熙累盛。粤惟冲人,丕承列圣,寅恭奉天,忧勤听政。一纪于兹,四隩来暨。丕贶殊尤,元符章示。储庆发祥,清净可致,时和年丰,群生咸遂。仰荷顾怀,敢忘继志,佥议大封,聿申昭事。躬陟乔岳,对越上天,率礼祗肃,备物古蠲,以仁守仁,以孝奉先。祈福逮下,侑神昭德,惠绥黎元,懋建皇极,天禄无疆,灵休允迪。万叶其昌,永葆纯锡。

3、泰山封禅与祭祀是怎样的?

传说先秦有72代君曾封 禅秦山。正史记载到泰山举行大规模封禅活动的帝有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光武帝 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宋以后,帝不再行封禅之礼,而只是 到泰山举行祭祀活动。清圣祖康熙和高宗乾隆都曾到过泰山,其中乾隆先后来泰山11次。

如今每年九月在泰安举办的国际登山节,都要在岱庙举行隆重的“帝封禅”表演活动。 历代帝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其统治,而泰山又因封禅告祭被抬到与天相齐的神圣高 度。一座山岳,受到中国历代统治者亲临封禅祭祀,并延续数千年之久,几乎贯穿整 个封建社会,这是世界上的精神文化现象。

泰山封禅是中国诸多名山之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封建社会政治和迷信的混合物。帝 登基之后,为答谢天地之恩,便带领文武百官到泰山顶筑坛祭天,表示功归于天,这就 叫“封”;下山后再到山前的小山丘上设坛祭地,这就叫“禅”。随着历史的推移,封禅向“君权神授,,方面转化,成为历代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

泰山在五岳中名声最著,被誉为“五岳之尊”,其原因亦与秦汉之际开始的封禅活动 有关。远古时代,人们就有崇拜山川的习俗。上古帝有郊祀天帝、柴望山川的礼制。封 禅祭祀即是古代大山崇拜及郊祀天地的发展和嬗变。泰山雄踞东方,巍峨耸立于华北大平 原,在古代被认为是“万物之始,交泰之处”,因而被推为五岳之宗,成为历代帝封禅、 朝拜的圣地。

4、请问自秦至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地共有多少位?泰?

泰山是历代帝封禅祭祀的圣地。自秦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地共有多少位? 自秦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

因此,泰山的自然景观也就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泰山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为巧夺天工的奇迹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名胜风景区,是世界首例集文化与自然为一体的双重遗产。 。

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 封禅和朝拜泰山,载入史册的是从秦始皇开始,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帝,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记功。

自秦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 泰山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被称作中华神山、圣山和民族精神之山。泰山地区是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泰山是历代帝封禅祭祀的圣地。

相传上古时期就有72代君曾封禅泰山。自秦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泰山封禅祭祀是中国诸多名山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泰山更是文人荟萃之地。历代文人游历泰山,为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诗词歌赋。由于古人的活动,为泰山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

先秦1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载入史册的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其中汉武帝七次东巡登封。 中国历史上一次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元明以后改为祭祀。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顶

现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6处、楼台亭坊等单体建筑近百处、历代石刻1800余处,其中规模宏大的宫廷式古建筑群岱庙,我国保存的秦刻石”李斯碑”、以及堪称”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金刚经摩崖石刻和唐摩崖等都已成为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泰山的一峰一岭,一草一木都被人审视过、命名过、。

泰山是历代帝封禅祭祀的圣地。自秦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地共有多少位? 先秦1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载入史册的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其中汉武帝七次东巡登封。 中国历史上一次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元明以后改为祭祀。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顶。

5、女皇武则天的故事700字

介绍: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故事: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李治并下诏。四月,李治欲亲率大军进攻高丽,武则天抗表进谏以为不可,被。 武则天画像麟德元年(664年),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武则天及时发现,软硬兼施废掉皇后的事只好以失败告终。于是,武则天向李治建议让她一起上朝,临朝听政。合称二圣,使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了。 但武则天还不满足,她要与李治封禅泰山。由于唐高宗年间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李治封禅泰山。祭祀昊天上帝时先皇配享,祭祀皇地祇时太后配享。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于是她又说,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非常不妥,因为男女有别。不能让外臣来祭祀。所以要让她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果然答应。后来在麟德三年(666年)正月初一这天,她与李治一块封禅泰山,充当亚献,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 乾封二年(667年),李治因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监国。 不懂可以追问,望。

6、封禅泰山以及祭祀泰山

封禅祭祀是古代帝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只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 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帝一定是受命于天,且国泰民安才有资格封禅泰山。绵延几千年的泰山封禅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山川崇拜,而是包含着对泰山神灵的极端崇拜和有着宏大政治背景的文化奇观。 泰山祭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史记·封禅书》中所谓七十二帝封禅泰山的记载,便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动的记录。《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谓”柴”,就是燔柴祭天,”积薪于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烧之”。所谓”望”,就是望祭山川。这种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说是后来封禅的雏形。祭祀泰山的活动史不绝书,即使在封禅盛行的秦汉唐宋时代,帝也频频前来祭祀。宋代以后,封禅大典不再举行,祭祀泰山更成了帝在泰山与天地进行对话的手段,备受重视。封禅和祭祀的区别应该明白了吧

7、武则天老家是哪里的?

武则天老家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李治并下诏。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麟德元年(664年),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武则天及时发现,软硬兼施,废后之事只好以失败告终。于是,武则天向李治建议让她一起上朝,临朝听政。二人合称“二圣”。此后,武则天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李治封禅泰山。在祭祀昊天上帝时先皇配享,祭祀皇地祇时太后配享。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于是她又说,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非常不妥,因为男女有别。不能让外臣来祭祀。所以要让她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果然答应。后来在麟德三年(666年)正月初一这天,她与李治一块封禅泰山,充当亚献,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