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候风地动仪是干嘛用的?有什么作用??

值锝一提的是,候风地动仪并不能提前 预知地震的发生,它只能对已经发生的地震作出反应。即使这样,它依然 能为震后的抢救和支援工作争取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仪器内部更是精妙 绝伦,中央一根大铜柱,上粗下细,精妙无比的设计使大铜柱能迅速判断 地震的发生,并随之向地震发生的方向倾倒,触动龙嘴上的机关,龙嘴张 开,使其嘴里的铜球落到铜蛤蟆嘴里,人们就知道发生地震的时间与方向了, 如此就能对地震进行观察与记录。

东汉时期,中国地震频发,公元96 ~ 125年,30年间有23年都发生过大地震。大科学家张衡为了掌握地震情况,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他55岁时,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比欧洲类似的地动仪早了约1700年。根据《后汉书?张衡》的记载,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制成的,形状很像一个大酒樽,仪器周围按方位镶嵌8条龙,每条龙嘴里都衔着一颗铜球,每条龙的下面都蹲着一只铜蛤蟆,张嘴向上对准龙嘴。

2、候风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是中国古代侦测地震的仪器。由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汉顺帝永建七年(132年)发明。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上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候风地动仪是世界最早的地震仪。曾经准测出泷西地震,立即上奏皇上,当时遭重臣诽议,结果3天后600加来报,甘肃发生大地震。

候风地动仪在以下八个方位上各有一口含铜球的龙头:

概述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架地震仪。 [编辑本段]外形机关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编辑本段]实证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城(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飞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编辑本段]原理考证和结构模型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同时张衡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这些成就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而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关于地动仪的结构,目前流行的有两个版本:振铎模型(1951年),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最近已被基本否定。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蛤蟆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见上图)。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