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锦衣卫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与皇权有关的那些事之外,人们最常说到的就是锦衣卫了。他们有着十分大的权利,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建立的机构。这个机构相当于是皇帝的眼睛和手。如果他们发现有官员存在违法乱纪的现象,他们可以直接上门抓人定罪,都不需要人审批的。其实在明代刚成立的时候,并没有锦衣卫之说,不过有拱卫司的说法,后来改名为 “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 ,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年)才改名为锦衣卫。

  官员都对锦衣卫十分畏惧,很多的官员为了得到这个组织的庇佑,经常拉拢里面的官员。“洪武四大案”之中的两个,“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是由锦衣卫直接策划并办理的。两个案件前后株连蔓引了4万多人。

  不管你是皇亲国戚、王公贵族,还是统兵大将。所以,再狠的角色,见了他们都只有躲得远远的份。明朝后来为什么会加速灭亡,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锦衣卫的权力过大,肆意妄为。官员都对锦衣卫十分畏惧,很多的官员为了得到这个组织的庇佑,经常拉拢里面的官员。

  除了朱元璋曾经短暂取消过锦衣卫,明朝近300年都有锦衣卫活跃的身影。可以说,锦衣卫真正做到了与明朝“同呼吸共命运”。那么,1644年,当明朝灭亡时,曾经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去了哪里?话说明朝锦衣卫最后一位掌印都督叫做骆养性,此人深受崇祯信任,甚至可以说,生性多疑的崇祯几乎将身家性命都交给他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以后,骆养性被捉到,后来清军入关,攻下北京,骆养性带者人到城门迎接,归顺清朝。

  然而,这位卖主求荣的锦衣卫老大,还没过多久,就笑不起来了,到了当年十月,清廷就以骆养性擅自迎接南明使者左懋第、陈囘洪范等人为由,将其革去总督实职。

  清廷入关后,收编了锦衣卫,锦衣卫的官名等一律沿用,只是取消了侦缉、监狱的职能,变成了皇帝的仪仗队。一年后,清廷将锦衣卫改名为“銮仪卫”。从此,在明朝存在了近300年的锦衣卫从历史长河里永远消失了。想不到这个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机构,竟然有这样的结局,令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