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的这段历史可谓非常精彩,乱世出英雄,豪杰辈出,正是因为当时三国时期局势混乱,涌现出了很多英雄,许多非常厉害的人物脱颖而出。而在多年的征战之后,汇聚成了三股势力,这就是北方的曹魏政权、西南的蜀汉政权与东南的孙吴政权,它们分庭抗礼并且鼎立数十年之久。

  在当时的三国鼎立的时期,大家最熟悉的就应该是蜀国了,蜀国当时拥有着众多的人才,而且这些英雄们骁勇善战,但是令人惋惜的就是蜀国最终成为了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

  熟悉地理的朋友应该也知道,蜀汉之地就是如今的四川重庆一带,那里山多水多,可以说蜀汉政权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天险,不应该成为三个政权中最先灭亡的,但为何它却成为了国祚时间最短的一个呢?

  其实这是有方方面面的原因的。最主要的就是诸葛亮在临死前给刘禅留下了6子遗言,这六个字本来可以保住蜀国不灭亡,但是刘禅当时却记反了。诸葛亮我们也知道当时刘备托孤的时候他曾经发誓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于是他在《出师表》中曾经告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

  大家都知道,这6个字一般都是君王的治国之道。如果古往今来的君王都能做到这六个字的话,那么这个国家不说有多么强大,就算差也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所以这六个字可以保证阿斗能够将蜀国经营妥当,然而阿斗却将这六个字记反了,这不得不说,加快了蜀汉灭亡的脚步啊。诸葛亮还给刘禅推荐了很多可用的人,比如说蒋琬董允等等。刘禅刚开始的时候十分听诸葛亮的话,就重用他们,即使他们的要求十分严格,他还是会听他们的话。

  这个时候的蜀国战力还是很强的,但是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了后期,刘禅就不想要听从这些士大夫的忠言,毕竟忠言逆耳,他开始是用自己的权利打压这些忠臣,并且提拔其他的小人,到了蜀国后期的时候整个朝廷乌烟瘴气的。刘禅就渐渐变得亲近小人,而远离贤臣。刘禅在朝中的荒唐举动,甚至逼得姜维只能自请官任远地。以至于到了邓艾入侵的时候,整个朝廷没有一个能出来和邓艾抗衡的人。

  诸葛亮是一位有才又有德的谋士,我们从《出师表》中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为了整个蜀国的未来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这么尽心尽力给刘禅以后的江山考虑的诸葛亮最开始就错了,因为刘禅本身就不是能够听进去忠言的人。

  如果刘禅和有才能的人在一起的话,文武双全的姜维就不会辞职,善于杀敌的罗宪就不会只带着两千个人守在永安。他就不会没有将领来抵抗邓艾,黄皓和陈衹就不会同流合污,他也不会去相信黄皓说的魏军不会攻打蜀汉的鬼话,而束手就擒。

  这样一来,刘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百年基业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