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1赛车车手积分

   F1比利时站车手积分榜 巴顿只领先分 KIMI进帐分 名次 车手 车队 积分 4 韦伯 红牛雷诺 6 罗斯伯格 威廉姆斯丰田 8 特鲁利 丰田 科瓦莱宁 迈凯轮梅赛德斯 格洛克 丰田 阿隆索 雷诺 海德菲尔德 宝马索伯 库比卡 宝马索伯 8 费斯切拉 印度力量梅赛德斯 8 布埃米 红牛二队法拉利 3 波尔戴 红牛二队法拉利 2 苏蒂尔 印度力量梅赛德斯 0 格罗斯让 雷诺 0 理论上小黑是有机会拿冠军的,KIMI年的奇迹还历历在目。 相信小黑一定能拿冠军….. 汉密尔顿是不可能拿冠军的 如何不是年最后一站下雨汉密尔顿到现在什么都不是呢

2、f1积分规则·

   积分系统从前八名记分改为前十名记分。新的记分系统为。推出新系统来自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参赛车队的增加要记分区域增加,其次是管理者希望用更多的第一名积分鼓励前列车手竞争比赛胜利,而不是仅满足于登上领奖台。

3、F1车手积分榜

   截止至比利时站 名次 车手 车队 积分 9 韦伯 红牛 格洛克 丰田 小皮奎特 雷诺 维特尔 红牛二队 巴里切罗 本田 罗斯伯格 威廉姆斯 9 中岛一贵 威廉姆斯 8 库特哈德 红牛 6 波尔戴斯 红牛二队 4 巴顿 本田 3 费斯切拉 印度力量 0 车手 车队 积分库比卡 宝马索伯 科瓦莱宁 迈凯轮 韦伯 红牛雷诺 格洛克 丰田 1 汉密尔顿 英国 迈凯轮 2 马萨 巴西 法拉利 3 库比卡 波兰 宝马索伯 4 莱科宁 芬兰 法拉利 5 海德菲尔德 德国 宝马索伯 6 科瓦莱宁 芬兰 迈凯轮 7 特鲁利 意大利 丰田 8 阿隆索 西班牙 雷诺 9 韦伯 澳大利亚 红牛 格洛克 德国 丰田 小皮奎特 巴西 雷诺 维泰尔 德国 红牛二队 巴里切罗 巴西 本田 罗斯博格 德国 威廉姆斯 9 中岛一贵 日本 威廉姆斯 8 巴顿 英国 本田 3 巴里切罗 巴西 本田 波尔戴 法国 红牛二队 2 苏蒂尔 德国 印度力量 0 戴维森 英国 超级亚久里 0 库特哈德 英国 红牛 0 费斯切拉 意大利 印度力量 0 佐藤琢磨 日本 超级亚久里 0 9 韦伯 红牛 格洛克 丰田 小皮奎特 雷诺 维特尔 红牛二队 巴里切罗 本田 罗斯伯格 威廉姆斯 9 中岛一贵 威廉姆斯 8 库特哈德 红牛 6 波尔戴斯 红牛二队 4 巴顿 本田 3 费斯切拉 印度力量 0 汉密尔顿第一,莱科宁不性了,掉到第四了,库比卡都排在他前面,郁闷啊!~ 车手 车队 积分库比卡 宝马索伯 科瓦莱宁 迈凯轮 韦伯 红牛雷诺 格洛克 丰田

4、F1车手积分榜

   名次 车手 车队 积分 8 阿隆索 雷诺 9 韦伯 红牛雷诺 格洛克 丰田 皮奎特 雷诺 巴里切罗 本田 罗斯伯格 威廉姆斯丰田 8 中岛一贵 威廉姆斯丰田 8 维泰尔 红牛二队法拉利 6 库特哈德 红牛雷诺 6 巴顿 本田 3 波尔戴 红牛二队法拉利 2 费斯切拉 印度力量法拉利 0

5、F1中国站后车手及车队积分情况?

   车手积分榜(截止到中国大奖赛) 名次 车手 国籍 车队 轮胎 积分 格洛克 德国 丰田 普利司通 韦伯 澳大利亚 红牛 普利司通 小皮奎特 巴西 雷诺 普利司通 罗斯博格 德国 威廉姆斯 普利司通 巴里切罗 巴西 本田 普利司通 中岛一贵 日本 威廉姆斯 普利司通 9 库特哈德 英国 红牛 普利司通 8 波尔戴 法国 红牛二队 普利司通 4 巴顿 英国 本田 普利司通 3 苏蒂尔 德国 印度力量 普利司通 0 车队积分榜(截止到中国大奖赛) 名次 车队 轮胎 积分 1 法拉利 普利司通 2 迈凯轮 普利司通 3 宝马索伯 普利司通 9 本田 普利司通 超级亚久里 普利司通 0 印度力量 普利司通 0 格洛克 丰田 韦伯 红牛 皮奎特 雷诺 罗斯伯格 威廉姆斯 巴里切罗 本田 中岛一贵 威廉姆斯 9 库特哈德 红牛 8 伯尔戴斯 红牛二队 4 巴顿 本田 3 费斯切拉 印度力量 0 1 阿隆索 西班牙 雷诺 米其林 2 雷克南 芬兰 迈凯轮 米其林 韦伯 澳大利亚 威廉姆斯 米其林 海德菲尔德 德国 威廉姆斯 米其林 库特哈德 英国 红牛 米其林 马萨 巴西 索伯 米其林 维伦纽夫 加拿大 索伯 米其林 9 克莱恩 奥地利 红牛 米其林 9 蒙特奥 葡萄牙 乔丹 普利司通 7 伍尔兹 奥地利 迈凯轮 米其林 6 卡斯基延 印度 乔丹 普利司通 5 阿尔博斯 荷兰 米纳尔迪 普利司通 4 罗萨 西班牙 迈凯轮 米其林 4 = 阿尔伯斯 荷兰 米纳尔迪 普利司通 4 = 里尤兹 意大利 红牛 米其林 1

6、F1车手新积分是怎样的?

   变革1新积分规则:更多得分,更多悬念 在国际汽联颁布的新规则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新积分系统的出台,在比赛中获得前十名的车手都将获得积分()。与赛季相比,这套积分方案发生了重大变革,。 F巨头就曾要修正计分方式。而前任国际汽联主席莫斯利还从奥运会中获得灵感,一度坚持要颠覆积分系统转而实行奖牌制,好在这个滑稽的计划最终流产。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国际汽联第一次修改积分系统了,在F年,前六名能够得到积分,但冠军积分曾经出现过年至这样的计分方式上,分差并不大。 按照过去的系统,每站比赛第%、%、至第名的满分比率为%、%、%、8%、4%。 这也就意味着:亚军的价值要比之前几个赛季降低,季军至第5名的价值与过去几年相差无几,但第6名到第名的价值比过去有所增加。国际汽联此举是为了改变在比赛中位居第二名的车手安于现状的心理,而扩大获得积分范围的做法应该会让冠军争夺的悬念持续更长一段时间,也给了新车队前进的动力。 积分系统从以前的前八名记分改为前十名记分 新的记分系统为 自年以来规则的演变。 年年,在F分、分,另外,在正式比赛中创造最快圈速的有1分,但并不是所有比赛的成绩都会计算在内,一般大约是全部所有比赛站数一半,具体要视当届比赛站数而定。而在当时,两位车手可以驾驶先后驾驶同一辆赛车参赛,而且车手亦可以驾驶超过一辆赛车,对于两位车手驾驶同一辆赛车,最终该辆赛车所获得的积分就让车手平分,而如果车手在比赛中驾驶两辆赛车,则只计算其中成绩较好的。 年年,经过了年的比赛之后,F分、分、历史上沿用得最长的积分规则,但其中亦出现过小改革,例如在年代中的某几个赛季,同一支车队,只有成绩较高的一辆赛车积分会被计入车队成绩。 年分、分、1分。如果比赛只进行了一半,那么就只能获得1半的积分,但车队的积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所有车手获得的积分都会算到车队积分之中。 积分规则的一次大改革,由以往只有前六位车手有积分变成了前八位的车手都可以获得积分,从冠军到第八名的得分分配依次为:分、分、分、年仍然被应用,但冠军谁属的先决条件不再是积分多,而是分站冠军次数多,只有在有车手分站冠军次数相同的时候,积分才扮演着决定最后胜负的角色。 应该是吧,改成前十名都有积分了 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