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爷爷张享曾担任过汉阳太守,父亲张奂在当时的名声更为响亮,管至大司农,为国家做出很多贡献,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张芝,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尽管出生显赫,但是他身上丝毫没有纨绔之气,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勤奋又热爱书法的人。

  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张芝从小衣食无忧,对功名利禄没有很大的追求,当朝太尉曾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都被拒绝了,他只想待在家中潜心研究书法。父亲张奂发现了张芝与弟弟张昶对书法的热爱,特意在河边打造了石桌、石凳和墨池,方便张芝兄弟习文练字。张芝兄弟每天都在池边以帛为纸练习书法,写好后再将帛在池中洗干净,晾干后接着用,日积月累之下,池水都变黑了成了“墨”。张芝的刻苦精神让王羲之都为之赞叹:“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弗如也。”

  随着时间的积累,张芝发现了自己最喜欢的还是草书,他师承崔瑗、杜操,学得了他们的笔法,不仅如此他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创新,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今草”。张芝的字都是一笔写成的,偶尔会出现隔断现象,但字迹却不相断。这样的草书在当时开创了书法的新天地,让中国的书法进入了一个更加自由开阔的新空间,也让书法家的艺术个性得到更好的释放。后人将张芝的草书称为“一笔书”,他也被尊称为“草圣”。

  历史上对张芝的记录并不多,但是张芝的草书对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一点是无需质疑的。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张旭、狂草大师怀素等多位书法大家的笔法都源于张芝,草书大家孙过庭一生都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

  张芝被誉为“草圣”并不是偶然,他的出身、他的淡泊名利、他的书法艺术精神都将他推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