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春秋淹城诸子百家园里的道家,南邻医家,北邻墨家。路中山崖上刻经典成语“上善若水”,下刻《道德经》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篆文如画,逸飞夺目。

  道家南门进入,情景雕塑是老子骑青牛,执简侧坐,接受弟子阳子居礼拜。这是演绎老子点化阳子居的故事。布景简约,寓意深邃。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作为道教的开山鼻祖,被尊称为“太上老君”。这位神话般的人物,具有和其他圣人不一样的名字。据说,老子出生时耳朵特别大,所以取名李耳。而且生下来眉毛就是白的,还有胡须,也是白的,所以叫老子。《史记正义》中还有个浪漫的说法:“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老子在妈妈腹中呆了八十一年,要生的那天,老子母亲来到李树下,割开了自己的左腋,把他生了下来。出生就八十一岁了,可不是老子嘛!

  老子做过周朝史官、国家图书馆管理员,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在他管理图书的若干年中,周王室日渐衰落,老子决定离开东周。他的这一决定,诞生了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老子是个主张大智慧的人,不说话,不写文章,可是为什么自己却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相传,老子离开东周到秦国去,必定要经过函谷关。守关的长官关令尹是个学术、修养非常高的人,见到老子到来,非让他留下一点文字才让过关,老子没办法才写下了这部天下奇书。《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老子第一个用“道”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变,五千言《道德经》“道”字出现74次。其学说为自然天道观,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绝圣弃智”,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与儒、墨学派明显对立。

  《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涵盖了许多妙义,告诉我们很多法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精辟的话语均来自《道德经》。几千年过去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一直活跃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影响。有关老子的话题,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都有深刻影响。老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游客来淹城春秋乐园寻求国学启蒙,了解老子,一定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