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字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在民间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民谣说的刘伯温比诸葛亮还要厉害,诸葛亮帮着刘备争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而刘伯温却帮着朱元璋夺得了整个天下。民间关于刘伯温有很多传说,《烧饼歌》、“百字碑”的故事神奇玄妙,说他能呼风唤雨,料事如神,前知500年,后知500载,简直就是个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的“神”。

  民间传说肯定有些虚构夸大的成分,但历史上的刘伯温确实比较“神”。他是浙江青田人,从小读书能一目七行,而且过目成诵,成年人看着艰深晦涩的《春秋经》,他14岁时就能领悟要义,有所引申,被世人称为“奇才”。17岁时,他博览群书,涉猎了诸子百家的很多学问,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数学等实用技艺。23岁时,他考中进士,在元朝的地方官府三度为官,都因政治黑暗、官场腐败而愤而辞职。

  刘伯温到朱元璋身边是1360年,当时朱元璋已经渐成气候,占据了以应天(今南京)府为中心的江南一隅,恰好处在陈友谅和张士诚势力的夹缝之中,处境比较艰难。刘伯温提出了“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战略,帮助朱元璋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挥师北上,驱除蒙元政权,统一了中国。刘伯温为明朝的建立立下大功,是名副其实的大明第一谋臣,被朱元璋多次称之为“吾之子房”。

  虽然刘伯温为明朝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很得朱元璋赏识,但他的职位在开国功臣里面并不显赫。他在明初担任过太史令、御史中丞等职务。太史令主管天文气象事务,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气象台台长和天文台台长,御史中丞是正三品的监察官员,都不是什么实权岗位。明朝开国两年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加封刘伯温为弘文馆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级别升为正二品,但都是虚衔虚职。在爵位上刘伯温获封“诚意伯”,在“公侯伯子男”五类爵位中属第三档,他前面有6位公爵、79位侯爵。他的俸禄是240石,受封韩国公的李善长的俸禄是4200石,是他的近20倍。

  出现这种情况,当时和后世的人都有不少猜测,毕竟刘伯温的职位跟他的贡献太不匹配了。有人说是因为刘伯温能力太强,朱元璋对其心存忌惮;有人说刘伯温的出身比较高,担任过元朝的官职,朱元璋认为他既然能背叛元朝,那么也有可能背叛自己;也有人说刘伯温是明初朝廷中“浙东集团”的代表,与朱元璋、李善长为首的“淮系集团”不对付,朱元璋有意打压他;还有人说是因为刘伯温不是朱元璋集团的“老班底”,是中途投奔过来的,资历比较浅,等等。

  笔者认为以上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好像少说了一个要害问题,就是明朝建国后刘伯温不愿为朱元璋所重用,使朱元璋对其产生严重芥蒂。明朝建国不久,朱元璋想让刘伯温取代李善长为相,刘伯温再三推脱,说李善长犹如大木,可以协调诸将;自己犹如细木,难以承受重压。后来李善长辞官归隐,朱元璋想任用杨宪为相,就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说杨宪有宰相之才,而无宰相之量。朱元璋又问汪广洋、胡惟庸两人如何,刘伯温也指出了两人的不足,一个气量更小,难以容人;一个胆大包天,会把车拱翻。朱元璋听了觉得有理,就满怀希望地说:“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

  刘伯温此时却说自己不适合为相,因为自己太过刚正,人缘不好,又不愿操心繁琐政务,所以婉拒了朱元璋的提议。笔者认为刘伯温的回答,会让朱元璋非常失望、非常不舒服:想委你重任,你却不领情,“怕繁琐怕累”能是拒绝皇帝的理由吗!你清廉自守,图个好名声,莫非内心存了别的小九九?朱元璋是个多疑的人,内心对刘伯温的一再推脱十分恼火。所以,等隔了一段时间大封群臣时,朱元璋就故意压低了刘伯温的职位,心里的话就是“给你脸你不要,那就打你一巴掌!”毕竟以刘伯温的功劳看,他排在功臣榜的第105位,确实有点太低了。

  当然,刘伯温这样做,可能也是预测到了以后朱元璋大杀功臣的险恶形势,想尽量低调点,好给自己留条活路。他受封伯爵后,只在京城呆了一年,便于洪武四年辞官回乡。但该来的终究跑不了,1375年正月下旬,刘伯温在家乡染病,朱元璋知道后,派胡惟庸带着御医给刘伯温治病,没想到吃了御医开的药之后,刘伯温犹如条石压腹,病得更重了。他知道原因,赶紧抱病入京,向朱元璋禀告自己的身体状况,实际上就是乞求他能放自己一马。但朱元璋只是不咸不淡地劝他保重身体,没有任何承诺。

  刘伯温自知没有活路,马上离京回乡,拒绝一切治疗,静等最后的时刻。洪武八年农历四月十六,刘伯温病逝于故里,享年65岁。他虽不是朱元璋明着下令杀死的,却也有着莫大关系,一代谋臣终究没有逃脱“飞鸟尽,良弓藏”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