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曹魏名将徐晃的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众所周知,曹操虽然性格多疑,但极其善于发掘和任用人才,也正因如此,曹营之中的顶级人才,也要远超于其他两国。作为一员外姓将领,徐晃能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脱颖而出,与于禁、张辽等人并列为“五子良将”,可见他本身的确有一定的过人之处。

  “延津一役”中击败袁绍的先锋大将文丑;在“渭南之战”中,徐晃又深入敌后,切断了马超等人与关中的联系。即便是在“樊城之战”中,徐晃也是长驱直入,他奉命与东吴联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关羽。此役之后,曹操亲自为徐晃接风洗尘,“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由此可见,徐晃确实是一员难得的良将。

  总体而言,演义中的徐晃确实是被弱化了一些。然而徐晃的这个结局,却并非全是作者刻意贬损。在演义中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像黄忠、太史慈、甘宁、张辽这样的一流武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局,那就是在战场上被敌人射杀。不过在历史上,他们和徐晃一样都是因病去世的。作者之所以会这么安排,其实是为了体现出一种英雄主义。

  站在罗贯中的角度来看,徐晃、黄忠等人作为那个时代的杰出武将,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死沙场,反而是默默无闻地因病去世,这无疑是非常可惜的。或许在那个时代,武将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应该是在战场上坚持到最后一刻。所以不难发现,徐晃在演义中虽然是枉死于孟达之手,却反而实现了自己作为武将的最后价值,这也是罗贯中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在向这些武将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