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后,唐朝的宫廷政变就此起彼伏。李家父子相杀,兄弟相残之事成了家常便饭。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唐睿宗李旦生活在帝王之家,耳闻目睹了太多兄弟父子相杀的事情。唐高宗李治杀了亲儿子李忠,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杀了亲儿子李贤。李旦作为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不仅耳闻目睹了这两场惨剧,也差点被母亲杀了。

  李显被武则天赶下皇帝宝座之后,李旦被赶鸭子上架,成了名义上的大唐天子。李旦有天子之名,无天子之实,被母后囚禁在宫中,成了母亲的盖章器和吉祥物。武则天登基称帝之后,李旦被降为皇嗣,过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

  李旦毕竟是武则天的亲儿子,他虽然被武家子弟攻讦,但是没有性命之忧。武则天不想杀李旦,但是想敲山震虎,就把李旦的正妻刘氏和小妾窦氏杀了。武则天杀了李旦的两个爱人之后,把李旦和他的五个儿子囚禁起来。李旦和儿子们相依为命,建立了患难与共的父子情。

  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和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扶持李旦,让李旦第二次登基称帝。李旦当皇帝之后,跟他的父母不同,对权力不太热衷。太平公主的实力比李隆基强,她为了方便把持朝政,就想扶弱离强。太平公主想立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李隆基则是自己想当太子。

  关键时刻,李成器一而再,再而三,表示要把太子之位让给三弟李隆基。太平公主想扶持李成器,李成器自己不想成器,李隆基轻轻松松就登上太子宝座。太平公主的实力非常强,她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又想立李旦的二儿子李成业为太子。

  李成器是嫡长子,李成业是庶子当中的老大,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哥俩都比李隆基更有资格当太子。李成业和哥哥李成器一样,对太子的位置不感兴趣。太平公主想立李成业为太子,李成业根本就没那个心思,他和大哥李成器一起,申请去外地当刺史,离开了京城是非之地。

  《资治通鉴》记载,李旦看着太平公主上蹿下跳,撺掇自己的儿子们争太子之位,就决定放手了。李旦召集三品以上官员开会,宣布要把皇帝之位禅让给太子李隆基。李旦的禅让之举,震惊了朝局。支持太平公主的大臣们,纷纷请求李旦留任。支持李隆基的大臣们,也不知道李旦是真心禅让,还是试探李隆基,也纷纷劝李旦留任。

  事件的两大直接当事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反应也很好玩。李隆基不知道父皇是真心禅让,还是假意试探,所以不敢接受禅让。李隆基战战兢兢去见父皇,自投于地,叩头请曰:“臣以微功,不次为嗣,惧不克堪,未审陛下遽以大位传之,何也?”

  李隆基不知道爸爸是不是真心禅让,李旦给李隆基吃了定心丸。李旦推心置腹,告诉李隆基是真心禅让。这下子轮到太平公主慌张了,太平公主建议李旦说:“陛下就算是退位了,也应该把大权牢牢地抓在手里。”(太平公主劝上虽传位,犹宜自总大政。)

  李旦对于权力,真的是看得很开。他懂得放手,把江山和权力,都交给了李隆基。太平公主不服气,想发动兵变废了李隆基。关键时刻,李隆基带着两个弟弟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业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杀了太平公主。

  李隆基杀了太平公主之后,把大哥李成器和二哥李成业召回来,加上四弟李隆范和五弟李业,哥五个一起享福。李隆基五兄弟的感情非常好,用《新唐书》的话说就是:“世谓天子友悌,古无有者。帝于敦睦盖天性然,虽谗邪乱其间,而卒无以摇。”

  李隆基对四个兄弟,真的非常好。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后来改名李宪。李宪一辈子荣华富贵,他要什么,李隆基就给他什么。李宪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被李隆基追封为让皇帝。按照礼制,追封的皇帝也是皇帝,所以李宪在《新旧两唐书》的传记,就叫《让皇帝传》。

  李成业后来改名李捴,李捴在李隆基登基之后,也是尽享荣华富贵。李捴死后,被李隆基追封为惠庄太子。李隆范后来改名李范,也是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李范死后,被李隆基追封为惠文太子。李业也是生前尽享荣华富贵,死后被李隆基追封为惠宣太子。

  我们去读正史《新旧两唐书》,就会发现李旦的五个儿子,两个有皇帝名号,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让皇帝李宪。另外三个也有太子封号,分别是惠庄太子、惠文太子、惠宣太子。李旦的儿子们封号那么高,而且都是富贵善终。《新唐书》评价说:“睿宗有圣子,一受命,一追帝,三赠太子,天与之报,福流无穷,盛欤!”

  正史把李旦说成是有福报,在我看来:“李旦的福报,来自于懂得放手。如果李旦死抓着权力不放手,而是在儿子们中间玩权术,他的结局恐怕不会比哥哥李显好多少。李旦舍弃了权力,得到了福报,可谓是取舍有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