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专一的皇帝,明明可以后宫佳丽三千,却一生专情于一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然而比起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却仍有不足。作为历史上唯一遵循“一夫一妻制”帝后,明孝宗不仅一生除张皇后外从未纳妃,且对张皇后的宠爱简直无以复加,可以说做到了帝王的极致。不过,前半生幸福无比的张皇后,却在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后,晚景较为凄凉。

  一朝被选入宫,受尽丈夫疼爱

  张皇后于成化七年(1471年)出生于北直隶河间府兴济县(今河北省沧县),其父张峦乃国子监监生。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为太子选妃,张氏被选入宫,就此与时为太子的朱佑樘结为夫妻。同年九月,朱见深驾崩,朱佑樘即位,张氏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

  其实正史中关于张皇后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但透过《明孝宗实录》和明朝文人杂记的零星记载,仍然不难看出朱佑樘对张皇后的疼爱。

  明朝张合在《宙载》中记载,“旧制,帝与后无通宵宿者,预幸方召之……惟孝庙最宠爱敬皇后,遂淹宿若民间夫妇”。清代毛奇龄也在《胜朝彤史拾遗记》中写道,“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也就是说,根据明朝规定,皇帝与皇后是不住在一起的,按制皇帝居于乾清宫,皇后居于坤宁宫,皇帝只有在临幸皇后时才将其召来,事后皇后还要返回坤宁宫居住。然而,朱佑樘却因宠爱张皇后,与其日夜居住在一起,宛如民间夫妇一般。

  此事虽然不合礼制,但却少有大臣敢直言顶撞,但根据笔记小说集《听说》的记载,当时有个叫魏庄渠的举子在参加科举时,写下了“闻陛下一日之间,在坤宁宫之时多,在乾清宫之时少”,于是这位本被拟定为状元的举子, 便被朱佑樘给贬到了二甲第九。

  此外,根据明陆楫在《蒹葭堂杂著摘抄》中的记载,张皇后有次患了口疮,朱佑樘不仅亲自为皇后喂药,更是亲自端了漱口水为皇后漱口,而在张皇后休息的时候,朱佑樘甚至不敢咳嗽,唯恐惊扰了张皇后休息。

  可以说,在那个极度重男轻女的时代,一个男子要做到朱佑樘这样已经尚属不易,更何况他还是一位大权在握的皇帝,由此可见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

  恩泽惠及全家族,就连“前夫”也受赏

  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便对张皇后家人的封赏,在明朝对外戚本就防范甚严的情况下,朱佑樘对张皇后家人的封赏,达到了明朝除开国功臣以外之最。

  弘治五年(1492)三月二十八日,张皇后的父亲张峦被封为寿宁侯,并升授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当张峦于同年八月去世之后,又追赠其为昌国公,并由其子徙封寿宁侯。

  张峦进封为寿宁侯;同年六月二十五日,升授寿宁侯张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八月十一日,张峦卒,追赠昌国公,谥号庄肃。张峦死后,长子张鹤龄袭封寿宁侯。而张峦的夫人,按理应该从其子称为寿宁侯太夫人,但朱佑樘又特意将其加封为了昌国太夫人。而张峦的次子张延龄也被加封为建昌侯。

  按照明制,亲王死后坟地面积不超过五十亩,郡王不超过三十亩,然而张峦去世之后,朱佑樘却直接就拨了翠微山三十顷用作其坟地,面积相当于六十个亲王、一百个郡王,并直接从京师三大营抽调了上万军队负责兴建,甚至亲自为张峦撰写神道碑,要知道这个待遇终明一朝也仅有三例,除了张峦之外,其余两人乃是开国功臣徐达和靖难功臣姚广孝,可见规格之高。

  而除了直系亲属外,张皇后的姑父高禄也被擢升为礼部尚书,堂叔张岳、侄子张教、表弟金琦、干伯张嶙、义弟张忱全部被加封为三品锦衣卫指挥使,表弟高峘则被封为四品锦衣指挥佥事,甚至连岳父此前的小妾汤氏也被加封为了六品诰命夫人。

  不仅张皇后的亲族受到恩泽,就连张皇后的“前夫”也得以沾光。张皇后曾被许配给秀才孙伯坚,但因其身患重病而未能完成婚事,后朱见深为太子选秀,张家想让女儿去应选,孙家便解除了婚约。结果就因这次被动的“成人之美”,朱佑樘得知后竟直接将孙伯坚加封为了中书舍人,其兄孙伯强也被封为了司仪署署丞,就连其父孙友都封了尚宝少卿。而这位孙伯坚,后来竟然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最后官至四品尚宝卿。

  明孝宗如此恩泽张皇后家族,自然也遭到了朝臣的抵触,然而一向善待大臣的朱佑樘却是油盐不进,稳居内阁十八载的首辅刘吉,就因为反对朱佑樘如此恩宠张家,结果被朱佑樘一道诏命赶回了家,只得提前退休。

  丈夫与儿子去世之后,张皇后晚景较为凄凉

  明孝宗虽然对张皇后宠爱有加,但张皇后的人生境遇却堪称波折,其先后为明孝宗诞下了两子一女,但除了长子朱厚照长大成人之外,次子朱厚炜年仅一岁便夭折了,女儿太康公主朱秀荣四岁时也夭折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陪伴了张皇后十八年的明孝宗朱佑樘驾崩,朱厚照即位为帝,张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明武宗朱厚照虽然性格顽劣,但对待母亲还是极尽孝道的,虽然失去了宠爱自己的丈夫,但有儿子尽孝,倒也使张皇后稍有慰藉。可惜的是,朱厚照也极为短命,在位仅十六年,便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驾崩了。

  由于正德皇帝死后无子,张皇后便与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商议,迎立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之堂弟朱厚熜为帝,是为明世宗。

  按理来说,由于明世宗朱厚熜是入继为帝,因此应该称明孝宗朱佑樘为皇考,称张皇后为圣母,然而朱厚熜却偏偏不肯改称呼,于是与朝臣爆发了长达三年的“大礼仪之争”,并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内阁首辅杨廷和被罢免,17位大臣在“左顺门惨案”中被廷杖致死。

  朱厚熜即位之时,其父朱祐杬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其母蒋氏却是在世的,而在“大礼仪之争”中,蒋氏的态度也极为坚决,一度拒绝入京,直到张皇后同意将其称为兴献后,蒋氏这才同意入京。然而,蒋氏入京时,张太后却依然只是用皇妃的礼节去迎接,结果却因此激怒了明世宗和蒋太后,为此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此后,张太后在后宫的地位便开始变得很尴尬,而且朱厚熜与其母蒋氏对其礼遇极差,虽然仍为太后,但却很难享受到太后的待遇。例如蒋氏寿辰时,朱厚熜下令命妇朝贺,宴饮赏赐也比平常隆重丰厚。而到了张太后寿辰时,朱厚熜却下令免去朝贺,大臣们为此进谏,结果不是被罚俸就是被贬官。

  与此同时,张太后族人的好日子也就此到头,朱厚熜先是于嘉靖八年(1529)下令尽革外戚封,张鹤龄、张延龄兄弟因此被废除封号。嘉靖十二年(1533年),张鹤龄又被人告发谋逆,虽有大学士张孚敬求情得以保命。同年十月,张延龄也被下狱,虽然大臣争谏,但却就此被长囚狱中。

  为了保住弟弟,张太后不惜苦跪求情,然而朱厚熜对此却置之不理。不久,张鹤龄死于狱中,而张延龄则就此被囚长达七年之久。凄凄凉凉之中,张太后最终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去世,享年71岁。不久之后,其弟张延龄被斩于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