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要问诗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怎么答

如果是应付考试的话,看题型做. 理解类: 1、诗歌(或某诗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赋比兴当然要首先考虑,其次是借代和双关,然后是比喻、拟人、夸张等,逐个代入考虑.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个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抓住诗歌关键词句就可以明白.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看到“送”“满别情”这些字眼,就知道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了. 分析类: 1、诗歌中的“X”可以用“Y”代替吗?为什么? 果断的不可以(要是可以换还能拿来考试吗?),因为(接下来照抄)“X”一字比“Y”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XX(某典型)的XX(诗歌中那个典型的内涵)、准确深刻地表达了作者XX样的思想情感. 2、诗歌中“X”的作用是什么?(楼主问的景色也属于这里) 首先如果问的是整个景物描写,就答:“X”的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为下文的情感抒发作铺垫/为整首诗歌定下了XX样的基调.如果是事物,就答:“X”的描写寓情于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XX样的思想情感.如果是一些字词(诗眼之类的),就按上一题的样子回答.如果问的是某种诗歌技法,就……这个我也没办法,把理解类第一题提到的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记住吧,譬如“赋”就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比”就生动形象具体,“借代”就化繁为简、生动形象等. 发散类的就不说了,都是问一些“这首诗歌给你怎样的启迪”“你联想到什么文章或者某某诗人的哪一首诗”之类的,你想到什么就答什么,剩下的看你人品了(多扶老奶奶过马路吧)。

.。

二、散文中引用诗人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

1、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诗句的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直接嵌入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2、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3、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扩展资料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诗歌则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诗歌和散文的区别:

1、韵律上:诗歌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散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2、体裁上: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3、形式上: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散文的形式是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

三、古诗要问诗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怎么答

如果是应付考试的话,看题型做.

理解类:

1、诗歌(或某诗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赋比兴当然要首先考虑,其次是借代和双关,然后是比喻、拟人、夸张等,逐个代入考虑.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个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抓住诗歌关键词句就可以明白.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看到“送”“满别情”这些字眼,就知道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了.

分析类:

1、诗歌中的“X”可以用“Y”代替吗?为什么?

果断的不可以(要是可以换还能拿来考试吗?),因为(接下来照抄)“X”一字比“Y”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XX(某典型)的XX(诗歌中那个典型的内涵)、准确深刻地表达了作者XX样的思想情感.

2、诗歌中“X”的作用是什么?(楼主问的景色也属于这里)

首先如果问的是整个景物描写,就答:“X”的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为下文的情感抒发作铺垫/为整首诗歌定下了XX样的基调.如果是事物,就答:“X”的描写寓情于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XX样的思想情感.如果是一些字词(诗眼之类的),就按上一题的样子回答.如果问的是某种诗歌技法,就……这个我也没办法,把理解类第一题提到的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记住吧,譬如“赋”就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比”就生动形象具体,“借代”就化繁为简、生动形象等.

发散类的就不说了,都是问一些“这首诗歌给你怎样的启迪”“你联想到什么文章或者某某诗人的哪一首诗”之类的,你想到什么就答什么,剩下的看你人品了(多扶老奶奶过马路吧).

四、诗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诗歌的意义

在中国的诗歌史上,都表现出了“诗言志”、“词写情”、“曲叙事”的观念。就诗歌来说,其意义就是常说的“诗言志”,这个“志”不但思想的表现,也是情感的表现。因而,诗歌的意义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写宇宙天地,忧国忧民,抒写怀抱,人情事理等思想情感,主旨意蕴。

记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段就是《香菱学诗》。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这里,林黛玉就强调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也就是说,诗歌还是弄清楚意义重要。

在诗歌中,通常说的意,就是诗人的立意。立意是诗的主旨,就我们常说的主题思想。也就说我们常说的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表达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情感,甚至说明什么道理等。总之,诗歌的立意是诗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诗教传统的国度。从孔夫子到今天,用诗歌作为人伦教化和情感陶冶的载体,早已深入人心。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是德、智、美的殿堂。而中国古诗词,内容极为丰富,绚丽多彩,特别是一些优秀诗人的创作,往往体现着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例如,两千年前伟大诗人屈原的崇高”美政”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九死不悔”的节操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人的满腔报国热忱,至死不渝的爱国情结,以及民族英雄岳飞的一曲”怒发冲冠”,至今还使每个中华儿女为之感奋。不仅如此,历代诗歌中的那些讴歌壮丽山河的诗篇,对艰危时事忧心感怀的诗篇,歌咏亲情和真挚友谊的诗篇,抒写纯真爱情和争取婚姻自主的诗篇,以及生动描写四季景物、赏心乐事的诗篇等等,读起来都会涤荡心灵,陶冶性情,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五、化用别人的诗句好处

所谓文化,讲究继承与创新。

适当的化用别人的诗句,首先是文化的继承,然后才是创新。王勃《滕王阁序》,就引用了大量的典故,这就增强了文章的的质地,我们称为文采。

诗歌也是这样,诗经和楚辞,是历来诗人文字的源泉。唐诗名气大,但追根溯源,也脱离不了诗经楚辞的精髓。

汉代古诗十九首,是 承上启下的巨著,对以后诗歌的创作影响深远,翻开唐诗宋词,便可以找到其身影。也就是说,无论李白杜甫,名作中都不少化用了古人的诗歌,只不过,要适当的去化用,融入自己的感情,达到浑然天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一味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倒是糟蹋文化了。

六、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宋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如: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

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

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屎”,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由此我们也看出,诗人往往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

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这岂不是用典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

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其次我们来说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

用典从形式来看,常用和常见的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 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

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后世对她的词评价颇高,称其“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词坛丛话》)。相对而言,李清照的诗流传下来的极少,但这一首却一扫其词的婉约缠绵,风格悲壮飘逸,最为人所赞叹!诗的一、二句语气激昂慷慨,铿锵有力,已成千古名句。

三、四句随即用典: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十面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

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去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像当年率八百儿郎那样破釜沉舟,还可背水一战!但他羞愧难当,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遂拨剑自刎而死,死得。

七、分析古代诗人在诗歌中写~月~的作用

“月”在古典诗歌中的审美情趣(原)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月亮里是因为有了嫦娥而变得凄美令人神往吗?是因为寂寞嫦娥守月宫才使得人们笔下的月亮清凉凄婉吗? 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直接以“明月”为寄托抒发自己因为思念远方的情人彻夜难眠只好望着一轮从海上生起的明月思念对方。“灭烛怜光满…不堪盈手赠。”

作者因为爱月,把银烛灭掉,而后又觉得月华虽好,不能拿来相赠,使读诗的人也感到两情相离两地的思念之苦。这里的月亮最善解人意,它用充满诗情的光辉抚慰诗人的心,为诗人传递思念之情。

自然万物丰富多彩,诗人们为何对月情有独钟呢? 太阳是金黄的,富贵威严,一览无余的金黄;月亮是无色的,湿润而富于内涵,它总是谦和地若有若无像春雨润物般地渗透进心的角落,古人也常以月亮自喻表达更深的内涵。“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这首诗表面写夫妇之情,实则写君臣之义,把自己那颗皎洁得象明月的心,消瘦得象缺月的形,十分形象地表达出来。诗人不说思妇如何“为伊消得人憔悴,而说自己像一轮团圆的明月,逐日逐夜的减却清辉,终于变成一轮缺月,可见无论是“圆月”还是“缺月”都最容易抒发诗人们的感情,月亮又在诗歌中不仅仅是月亮,它是一个变化的有思想的充满审美情趣的意象。

“月儿如钩,遥挂长天。清辉流泻,下照无眠。”

在《贞观盛事》中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两个伟大的男人,大唐天子李世民和一代名相魏征如何在阳光下争执又如何在月光下和解。看到两败俱伤的伟大人格力量如何在阳光中激烈碰撞,又如何在月光下像溶溶春水交融,共铸盛唐气象的动人情景。

月亮的光辉是一缕清辉,最容易照软了仇恨的心,最容易把心照亮,使人在月光下不知不觉打开心扉,就如清风掀动的一袭幽帘一扇柴门。难怪诗人们喜欢写月亮,因为月亮会使诗歌透露的情更真。

月亮是婉约的诗篇。月亮之美乃是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是撩拨心头的情愫。

这种美是永恒的,而使诗人们感到人生是短暂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宇宙之永恒与人生之短暂,天道之有常与人事之难测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使薄命君王对月伤怀,愁绪恰似满江春水势不可挡,苏轼把酒问青天,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遣怀上升为对人生理智的认识。

月亮是岁月的书签,它给了诗人无尽的感慨,它是诗人笔尖的天使,跳跃在诗字里行间。月亮是夜里的神仙给许多迷茫的诗人去的意境。

月亮是那么让诗人钟爱,为什么在诗歌中很少出现“月亮”而单以“月”字出现呢?这绝不是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因为碰到“月”的时候总是与“江月”、“秋月”、“冷月”、“明月”相配。

如:“春花秋月何时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如果我们把它们都换成“月亮”那会有什么感觉呢?显然“月亮”只会让我们想起黑夜中空中发亮的银盘而已,而“秋月”会让我们想起潇瑟的秋天的夜空悬着一轮孤寂的月亮还会使我们萌生一种凄凉。像“杨柳岸晓风残月”我们想到的就不仅是“晓风残月”的那份含蓄和余味,而是残月下诗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

这离别之恨,羁旅之愁仅一轮“残月”便使人黯然销魂,情不自己。可见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从概念上说月亮只是宇宙中的客观事物而已。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中“月亮”便显得干枯,而满月、明月、残月则显得意境雄浑,开阔,让人充满遐想。

这种境界使诗人“能尽情抒发望月怀远对月伤怀和人生的众多感概。”月亮构成的某种审情趣也使读者的心灵在诗歌中成为不设防的天空尽情注入自己的感情。

月亮独特的意象和审美情趣不仅缘于生就的自然美,还由于诗人的情感的感悟和在艺术领域的创造。http://yjzxzjh.blog.163.com/blog/static/4773211820089179410895/ =============== 资料介绍] 中英抒情诗歌中都有大量描写月亮的诗句。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中国历代诗人寄情于描写月亮的诗句。

使月亮逐渐成为集体类型化的情感载体。形成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月亮情结。

西方诗人写月。表现的也是诗人个体的情感,但他们大都是将月亮视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客体。

通过月亮形象抒发单一的、直观化的情感。撷取若干以月亮为描写对象的中英抒情诗歌,从形象情境、情景关联、情感投射3个方面进行阐释。

探析中英诗人的文化差异。 [目录] 1 形象情境的不同 2 情景关联的有别 3 情感投射的差异 4 结束语 [原文] 月亮,高悬在天际,它那神秘的躯体发出清辉的光芒穿越了时空映照着不同地域的山川河流。

反映出不同的波光月影。这唤起了无数人心头的下情思。

因此。月亮作为审美客体。

成为古今中外诗人的永恒素材。在我国。

从古至今,描写月亮的诗人层出不穷。描写月亮的诗句浩如烟海:从最早的“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诗经•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