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生产界的巨头,日本铃木一直秉承着精益求精的思想,自建立以来就一直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输送优质的汽车和摩托等产品。

进入中国之后,又在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之中赚得满钵满盆,并先后和多个中国本土的公司合资,不断使利益最大化,将产品运输和关税的成本降到最小。

多年来,凭借着这样的合资形式,铃木在中国汽车和摩托车界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也正是因此,中国市场上出现了诸如豪爵铃木、济南铃木、金城铃木以及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等冠有”铃木”之名的合资企业。

昌河铃木名下的汽车曾有”神车”之称,可是近几年,这个曾风光无两的企业竟然悄无声息地倒下了,甚至负债18亿,甩卖也无人接盘,曾经的”神车”落得如今的凄凉光景,令人叹息之余,更想一探究竟,这些年里,昌河铃木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恍如昨日的辉煌

昌河铃木是以开发、生产系列轿车、系列微型车、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为主要任务的汽车生产企业,早年间凭借着所产的车辆性能强悍,超出同价位的车,迅速打入偏低价位市场。

并且凭借着物美价廉在中国汽车界独树一帜。其公司名下的羚羊、浪迪等汽车曾一度很受欢迎,加之又有多个系列明星车型的加持,一时之间,昌河铃木可谓名声大噪。

早在1994-1999年期间,“北斗星”就给昌河铃木带来了连续六年产、销第一的荣誉,“北斗星”的累计销量高达72万多辆,且多次获得国内微型汽车满意度第一名的称号,因而有了”神车”的美誉。并且早在2011年,它就已经将”节能”的理念注入汽车的生产之中,可见其企业的良心文化。

昌河铃木在国民经济复苏之初就巧妙地抓住了低价这个切入点,它所看中的就是人们对方便出行有了增长式的需求但是本身的经济实力还有待提高这一点。

抓住机遇,扶摇而上,才成就了后来的辉煌 。可见,无论何时,企业想做大做强,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和找出消费痛点都是必要的,立足于云巅之上终究还是脚步虚浮,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二、如今的陨落

本来昌河铃木一直以来留在人们心中的都是它当初的辉煌事迹,可是,当这个品牌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之时,却是”铃木撤资”这几个字。也正是这几个字,为昌河铃木的现状拉开了帷幕,让这个曾经的汽车生产巨头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

原来,在早年的辉煌势头过后,随着中国国情的改善,人民的收入日渐提高,就渐渐拉开了高消费的序幕。此时,主打低价的小型车就已经不再适应中国市场。

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昌河铃木市场愈发的边缘化,市值也一度下跌,以至于到了后来的财政赤字、入不敷出的地步。

对于早年间昌河铃木的下跌势头,日本的铃木作为合资方,却并没有阻止扶持的意思,相反,一直在袖手旁观。失去了合资方的扶持,这使得昌河铃木的颓势一发不可收拾,这才落到后来的地步。

两年前,铃木更是决定从昌河铃木撤资,将它所持有的份额全部转让江西昌河汽车责任有限公司,这就标志着昌河铃木从此瓦解。也标志着有着短短23年历史的昌河铃木在经历了短暂的兴盛过后终于走向衰落,离开了历史舞台。

无独有偶,铃木也跟长安铃木分道扬镳了。铃木此举不单单是因为所合资的公司亏损,更主要的原因是铃木改变了方向,打算将往后的发展方向放在印度。

虽然在人际关系方面来说铃木这样见势不对就抽身的做法是不道德的,但是从企业的决策来看,商人逐利,无可厚非。只不过,如果报道皆是真实的的话,铃木这样的行为怕是也会寒了一众合资方的心吧。

三、陨落背后的思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对于昌河铃木的陨落,无论是人还是企业,都可以从其中学到很多。

首先是从人的角度,”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当初江西昌河汽车责任有限公司发展势头正好之时,接收了铃木的橄榄枝,二者合资,将昌河铃木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其改变之大,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这样的佳话经历要用在人的身上,那就是学会合作。”合作带来双赢”是一句已经用烂了的话,可是仍然有人执着于自己的一小方天地,不愿抛出出合作的橄榄枝,仿佛这样做之后,自己的成功就会少了许多似的。实则不然,在某些时候,群策群力完全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然后就是从企业的角度。从昌河铃木的经历不难看出,它沉浸于过去的辉煌之中,有了”闭门造车”的趋势,既不管市场的需求的改变,又不设法止住自己的亏损。自从靠着低价的优势开辟了市场之后,就一直延续着这样的思路,殊不知国民经济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需求自然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作为一个企业,最大的经济支柱应该是客户,想留住客户就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及时的市场调研,以及在产品方面的及时改进和推陈出新都是必要的。

纵观古今,没有哪个公司或者企业是一直凭借一种产品就能处于不败之地的。“穷则变,变则通”,这个”穷”是几乎每一个企业都会遇见的低谷时期,可是偏偏就有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有人则穷途末路,自此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