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眼狼?

百度百科的定义是:狼以生性凶狠著称,一直被作为凶残冷血的象征,也就是不通人性,而在群狼中尤以长着”吊白眼”的狼最凶狠。白眼,是说没眼珠看不到眼前的东西,瞎眼。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是说瞎眼睛的,没人性的意思 。现在多用来形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人。

《谁说我结不了婚》中的安娜就被观众们戏称为“职场白眼狼”,在观众们眼里,上司田蕾对她算得上非常好了,信任她、帮助她,虽然时常批评她,但也是真心为她好。但安娜反而心存怨气,利用田蕾信任做出偷资料的事情,辜负了田蕾的一片苦心。

为什么在职场中会出现白眼狼呢?从“白眼狼”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是极致的自利性归因习惯在作祟。

所谓“自利性归因”,是指以自我为中心,强化自我或保护自我的归因现象。简单地说, 就是将成功归功于自己,将失败归咎于他人或情境。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

“白眼狼”的眼里心里往往只有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做出有违底线的事情。比如《小欢喜》中小金不顾童文洁往日的帮助与照顾,和上司雷蒙德搅合在一起,抢了童文洁的升职机会。

当他们的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时,不会想着是自己能力不够,只会将原因归结于他人。《谁说我结不了婚》中安娜看到同一批实习生都开始独立接案子,而自己只是助理时,内心非常不满。

她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认为是田蕾压着她,没有在意她。长期压抑的不满,在有心人诱发下,催生了后续诸多的事故。

2、强化自我保护,维持自己强烈的自尊

出现错误,不是我自身的问题,而是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是“白眼狼”共同的心理活动。

《谁说我结不了婚》中安娜发错了一封邮件,导致合作方解约。她嘴上说着“对不起”,但一再强调两家公司邮箱太像了,前几位数都一样,而且自己一直在加班,太累了。

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习惯性将所有的错误分给别人或者归结于特殊情况的影响。但事实上,关键原因往往在于自身。

3、对别人的帮助无感,理所当然地接受

“白眼狼”用于形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人,而这3个关键词都离不了“恩”。别人有恩于你,你不仅不报反而做出对恩人不利的事。这是“白眼狼”的共性,换言之,他们将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

这类例子古往今来不在少数,比如“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对方把原本你爱心资助的东西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旦你停下这种帮助,对方反而会记仇,反咬一口。就像孙俪当年资助的贫苦学生,后来因为孙俪停止了资助,他写了近6000字的书信并公开,一时间将孙俪推上风口浪尖。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职场中出现“白眼狼”,与受害者(往往是前辈、上司)的一些做法也有密切的关系:

1、一味保护,不利于对方成长

在“白眼狼”还未养成时,受害者通常是非常看好他们的,希望好好培养他们的。所以,“白眼狼”身边的潜在伤害、已经感到的委屈,就由爱才心切的上司前辈们出面解决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白眼狼”习惯了被保护,成长得过慢,甚至会埋怨对方“管得过宽”。

《谁说我结不了婚》中田蕾对 安娜就特别保护,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颐指气使, 田蕾总是为她解围。但安娜其实并不完全领情,就像她自己说的“毕竟我还是个实习生”,充分暴露了内心真实的想法。

2、沟通不够,造成彼此的误解

我想要的,你为什么不给?你给我的,我并不想要。以上两句是“白眼狼”经常出现的心声。在他们看来,对方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没有给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谁说我结不了婚》中安娜被抓现行时哭诉,“别的助理早就开始结案子了,我还在这里给你端茶送水、整理资料”。但实际上田蕾已经帮她考虑了,只是没有告诉她而已。

猎豹CEO傅盛曾经说过,工作中80%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所以,双方的沟通非常有必要,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3、过于信任,丧失了防范之心

职场中,“白眼狼”之所以能造成上司前辈们的伤害,原因大多在于对方的不设防。过于相信,让受害者们丧失了基本的防范之心,只有当伤害造成才反应过来。可惜的是,为时已晚。

给你致命一击的,往往是你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

结语:“白眼狼”固然不受待见,但也与某些人的“培养”分不开。懂得了“白眼狼”的自利性归因的极致习惯后,我们还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避免身边出现“白眼狼”:

1、适度放手不当“妈”

前辈带后辈是优良传统,我们要认真继承,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事都要帮忙处理。走入职场,大家都是成年人,有独立的能力与条件,适度的放手会让他们成长地更快。管得太宽,只会遭人烦,毕竟大家天性爱自由。

2、及时交流不存疑

很多时候,我们会存在“我以为你知道”的思维定势,想当然认为对方知道我们想表达的信息。实则,没有说出口的言语、没有确认过的信息,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所以,建议大家及时交流、保持信息畅通,避免双方存在疑问和误解。

3、防人之心不可有

工作中,大家都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在与同事们保持融洽关系的同时,我们也应分清界限,涉及重要保密的资料要保持沉默,不做“大喇叭”。即便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也应把握好分寸,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