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湖夏天的诗句 古诗词

北宋文豪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诗人陆游《初夏绝句 》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清代诗人,藏砚家黄任的 《西湖杂诗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南宋诗人 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唐朝校书郎贾弇的《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咏西湖》诗人 程琳 朝代 宋代西湖多胜景,飞盖喜相陪.暑气迎秋尽,江声向夕来。

.。

二、有关夏天,西湖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三、描写夏天与西湖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四、描写夏天与西湖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五、描写夏天西湖的美丽景色的古诗(语文书上的不要)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

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水浒传》中的一首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六、苏轼描写夏季西湖景色的古诗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拓展阅读】 杭州西湖是和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有着密切联系的。西湖的美,首先是被历代文人认识并逐渐开发的。

可以说,没有众多文人的描绘歌咏,西湖是不会如此受人推崇的。 仔细想一想,这其中,与西湖关系最为密切的算是苏轼先生了。

苏轼一生两次赴任杭州。 第一次是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任杭州通判。

他当年36岁,历时三年。苏轼一到杭州,就被这里的秀山丽水所深深吸引:“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比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酔书》其五)。

苏轼饱览了西湖的美景,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早晚、阴晴、晦明,西湖都有自己的美,苏轼都一一捕捉在了自己的笔下:“西湖三面环山,中涵绿水,松排青嶂,草满平坡。

泛舟湖中,四面瞻视,水光山色,竞秀争奇,柳岸花汀,参差掩映。已而峰衔翠霭,月印波心,画舫徐牵,菱歌晚渡,游人俨在画图中也。”

(《题西湖诗卷》其一)。这是对西湖美的总体真实写照。

那时西湖的春景,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西湖春景,霁晓最宜,柳带朝烟,桃含宿雨,芳草沿堤,与湖柳映碧,更见渔舟来往,今人疑武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