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在微信功能中最火的再也不是朋友圈,也不是逐渐在改变消费习惯的微信支付,而是一个叫做“微信运动”的功能。虽然这样一个功能并不能记录到多么详细多么专业的运动状态,然而它正是以记录最为常见的步数,并且利用排行榜的方式展示自己步行的效果。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得这个功能都相当有吸引力,仿佛多走一些步数拿到当天冠军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貌似还能够和自己说因为有了这个功能会多走点路,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和朋友比拼,成为生活中的一种调剂,甚至还有某些公司会根据这个功能搞起了比赛,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原因。

然而问题也从这样的比较中出现,尤其是出现在一些其实本来并没有什么深意的比赛中。在某些比赛中竟然有人刷出了66666步的步数,也有人在软件更新之后忽然就多了两万步最后发自良心要和主办方说清楚以免被怀疑刷票。好好一个功能竟然被用出了如此多的阴谋论,在怀疑人性之前,笔者更想知道的是,这些软件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又是怎么造成的。

在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差距之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微信运动的工作原理,这是一个需要分组讨论的功能。(怎么忽然间冒出了高中数学的感觉)捕捉步数这种东西,如果在条件允许下,当然是需要用硬件采集数据然后完成。在硬件层面上,我们可以借助两种工具来完成:要么是手机上附有内部运动协处理器(iPhone)或者计步传感器(部分Android手机)处理后,最后由相关的软件配合记录数据(iPhone的“健康”软件);要么就是佩戴微信官方承认的智能手环进行数据收集,然后通过蓝牙等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手机上。

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认为硬件采集数据这种方式会相对靠谱,然而事实是PConline的IT百科栏目曾经推出视频证明了只要使用特定的方式就可以让手环被判定为是在行走从而增加步数(有可能某些步数多的童鞋就是这样刷出来的),或者只要轻轻甩动手臂,就能够让手环认为是走了一步。按照这样推断的话,其实手机在某些场合中也可以意外增加步数,这就使得硬件测试的效果和实际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

既然硬件都有差异了,那么那些既没有手机内置测量硬件又没有手环的童鞋,使用软件所得出的数据,就更加值得商榷了。这类健身软件之所以能够测量出相关数据,主要是根据手机内的加速度传感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力感应来判断人的状态,最后得出数据。想想平常在游玩重力感应游戏的时候偶尔也会出现判断不准的情况,就知道单凭这样的传感器得出的数据的可信度。而且最终获得的步数还受到软件算法等一系列软件层面上的影响,所以最终得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数据也不足为奇了。

综合多种情况来看,笔者并不否认微信运动的初衷,的确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刺激用户,对于现在久坐已成常态的都市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运动动力。然而如果将这玩意看得太认真的话那真的是没有什么必要了。最后,作为一个喜爱运动的人,笔者认为与其靠着一个简单的微信运动以及简单的数据来沾沾自喜,倒不如真的狠下功夫针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进行日常锻炼。哪怕是出于别让前任看扁的姿态来做运动,出来的效果肯定要比一个不知道是否准确的数据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