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上渠道彻底被打通后,传统零售行业就一直被唱衰,沃尔玛等传统商超巨头接连关店、转型,但有一家零售商却不在此列,甚至越发壮大。

这家零售商就是扎根于成都的伊藤洋华堂,一家在成都开设有7家店铺,并且能够带动周边房价上涨的精品百货和商超。不过,伊藤洋华堂作为日本的全国性企业,为何在中国只有成都开设有?它又是怎么做到不被线上渠道和疫情所打倒的呢?

01

伊藤洋华堂创立于1920年,是由原来的杂货小店衍生出的“超市+百货”模式,并且在日本顺利扩张开来,接连着通过收购和扩张,成为了日本最大的零售商,成长为了拥有超市、百货、便利店、金融业务的巨头。

而在伊藤华洋堂登上世界五百强前35名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伊藤洋华堂在成都政府的大力支持许诺下从北京转战成都,正式在成都春熙路落地,并且是最早一批进入成都的外资百货商场。

02

伊藤洋华堂在成都依然是以日式GMS商场的模式运营,也即一楼生鲜食品,往上就是家具百货,也即大家所熟知的大卖场比较接近,并且会售卖难买到的日式产品和日式料理,所以与当时一般的百货商场有所不同。

此时国内的百货商场服务意识较差,伊藤则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创造了优势。比如开闭店之时都会有日方高管带着员工向顾客鞠躬,而且还提供免费的大量便民服务,比如设有母婴室、梳妆台等等。

在商品上伊藤坚持保持品质,直接从供应商采购商品,冷链商品也直接可以从源头溯源,让顾客吃和用得放心,能记住“伊藤品质”。本身伊藤洋华堂定位高端,在优秀的服务、高品质的商品下,成为了成都的顶流。

03

由此打造的商超自然也是受到成都人民喜爱的。20年中,伊藤在成都开设的8家门店,并且在2012年包揽了伊藤全球门店营业额前5名其中4席,更在2019年拿下了60亿元的总销售额。

不过成都的欣欣向荣相反,随后在北京开设的华堂商场从2014年起就接连关店,目前也只剩下亚运村店一家。而北京的失败让伊藤方面表示,未来将不会去其它城市拓店,而是集中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发展。

究其原因,伊藤方面认为是在北京定位不够清晰,并且本地化不足,缺乏吸引顾客的优势,只能与同行进行价格战。而且早在2013年伊藤方面就曾派出经验丰富的成都总经理接管北京业务,但还是没能挽救颓势。

04

不过,败也运营理念。伊藤洋华的成功是来自于这20年的细细耕耘,它用细致和真诚的运营打动了成都人民,但类似于负责人在筹备新店时,对3000多个项目要求70%要高于行业标准的细致,也阻碍了他们扩张。

对比同样是外资的沃尔玛、家乐福在国内高达百家甚至千家的门店,伊藤这样的高要求让他们如今也只有10家门店,这样不同于其它商超的日式严谨,用了20年时间创造了扎根于成都的成功,但也只能活在成都。

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除了伊藤方自己总结的原因外,还与北京等一线城市商业地产竞争激烈有关,就连当地曾经销售额破亿的连锁百货商场都因为无法满足国人,何况严谨开店但变化速度不够的伊藤洋华堂。

虽然伊藤的独特让它没有在线上的改革风暴中颓败,但它也不能跨向其它城市,因为再没有一个城市留给他们20年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