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有强大的“创造”能力,总是能把一个词重新定义后挂靠到某类人身上,打造出一个新的群体,比如鲜肉、小花、老干部等。

娱乐圈里的“老干部”用来形容那些具有禁欲气质、三观极正、又不擅长社交网络的男明星。

前几年,以霍建华、王凯、靳东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老干部”气质的男星,风靡娱乐圈,粉丝几乎遍及各个年龄层。

他们兼具偶像气质和演技实力的同时,日常又总是贡献无数“教育”粉丝的经典画面,这种“反差”让无数粉丝趋之若鹜,也让“老干部”风格大行其道。

不过近来年,相比此前动辄占据话题热搜头版头条的态势,如今这些明星“老干部”们似乎迎来了“退休潮”,热度消散许多。

当潮水退去,我们才会看到,到底是谁在岸上,谁又在原地“裸泳”!

随着娱乐圈的包容性越来越强,“性别区分”已经不是非常明显了,中性小花、阴柔小生比比皆是。

尤其是雌雄莫辨的男偶像,更是随着选秀节目的兴起不断涌出,成为主流。

姐姐粉、妈妈粉应运而生,这些小奶狗、小狼狗的男性偶像们,成功激起了女性粉丝的“母性光辉”和保护欲。

然而,偶像和粉丝之间就像是“供求关系”,当偶像输出造成产量过剩时,粉丝的承载力受到挑战,面对着各式各样的鲜肉偶像应接不暇时,“审美疲劳”也会随之而来。

恰逢此时,一众“老干部”风格的男星们流行起来,这是观众对“偶像明星”审美疲劳的直接反应。

他们不同于年轻偶像时常卖萌、撒娇,用软萌来俘获人心。相反,这些明星“老干部”们在气质方面,保持阳刚的同时,还能不失温情。

而在形象、服化、举止、言谈等方面,他们与性感、软萌等特质几乎绝缘,反而通常是以大气、精炼的形象示人。

这两种特质的融合,不仅戳中女性观众的痛点,而且还符合了一部分男性群体的审美倾向,“老干部风”明星的爆火,怎么看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明星“老干部”们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正能量”。

他们有时就像是教导主任一样,严谨、刻板,看不得粉丝们的“疯狂”行为,还会语重心长地教育起大家。

粉丝本就习惯把明星摆在较高的位置,而明星在这个位置和说教,反而更有说服力,意外很吸粉。

曾凭借《仙剑奇侠传》大火的霍建华,从不经营微博的行为,可以说是在娱乐圈已经算是特立独行的存在了。

此前他还常常因为“教育”粉丝,而屡上热搜。

霍建华在各个场合都显示出浓浓的“老干部”气息。他关心粉丝如何回家,提醒粉丝注意安全,不允许粉丝翘课追星。

在某次采访中,有粉丝表示自己是霍建华的“脑残粉”,对此,霍建华的回答是“为什么不能当一个好好的粉丝呢?为什么非要当“脑残粉”呢?”

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内容是霍建华在搭乘机场接驳车时,看到粉丝坐在爱心座位上,直接出声提醒:“你要不要让人家坐?”

虽然粉丝回说“没人坐”,但霍建华依然严肃表示“没人坐,你也要让”。

难怪粉丝们笑称霍建华是“长着男朋友的脸,操着爸爸的心”。在看惯了偶像明星软糯糯的样子,“老干部风”明星的反差,反而会让粉丝体会到更多的新鲜感。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言语或行为上体现出的老干部气质,或许能撑得起一时的火热,却未必能支持这些明星长久地走红。

归根结底,演员还是要靠演技和作品,来征服大众。既要保持自身特点,又要勇于突破,时刻给到粉丝和观众惊喜,才是立足的王道。

从演戏这件事上来看,说实话,霍建华并不属于老天赏饭吃的演员。

他的颜值和演技放到电视剧中还是够用的,但是众所周知,以电视剧为主的演员一旦进入大银幕时,演技往往经不起推敲和细品。

电影咖亦如此,进入电视剧领域,多少都会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

不过,从霍建华后期参演的《捉迷藏》《逆时营救》等作品来看,可以看出他在尽力摆脱“花美男”的标签,想要努力用演技来扭转大众的一贯认知。

同样,曾在《丑女无敌》中扮演有些娘娘腔“陈家明”的王凯,在《伪装者》中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赤诚爱国的抗战英雄,在有限的角色空间里,将角色诠释的恰到好处。

此后在《琅琊榜》《欢乐颂》《大江大河》等影视剧中,王凯每次的角色和表演都在尝试不同的风格。

而同剧的胡歌,同样不想止步于“古装小生”的设定,凭借《琅琊榜》由偶像升级为实力演员。

并在自己37岁的时候,迎来了作为男主的第一部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完全颠覆形象,首挑逃犯角色,还获得了偶像昆汀·塔伦蒂诺的赞扬。

凡事都有两面性,老干部风格为一部分男星增加了辨识度,打上了明显的title的同时。实际上,“老干部”也无形当中成为了一种桎梏。

要知道,随着观众审美和观感要求的提高,大家对于某类人的喜好和新鲜感的持久度也会降低。

所以想要抓住观众的眼,无论是从角色、演技还是形象上,保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的确很重要。

然而,有些明星“老干部”们还是陷入了戏路单一、形象雷同的泥沼,消耗着大众的耐心。

靳东作为“老干部”风格的代表人物,在39岁“高龄”凭借《伪装者》爆火,红的姗姗来迟。

一夜走红的靳东,似乎深知自己的形象适合接哪类角色,于是在“精英”路上一去不复返。

《外科风云》《欢乐颂》《我的前半生》《恋爱先生》《精英律师》等一系列影视剧,靳东所饰演的角色特点高度同质化。

如果不做标记,你甚至很难分辨出哪个角色出自哪部戏。

戏路狭窄,让靳东塑造的角色大多都停留在年轻有为、霸总附体、出口成章,大道理和名句一句接一句,几乎一水的成功人士形象,解救女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指路明灯。

此外,剧情单一也体现出了靳东在选择剧本方面的偏向。

纵观靳东近年来的作品,影视剧背景基本设定都是现代都市奋斗剧或情感剧,再加上角色特质上的雷同,久而久之,观众看得都麻木了,也就失了新鲜感。

而这种现象并非只有靳东才有,对于大部分被冠有“老干部”风格的男演员,戏路单一、角色雷同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通病。

尽管他们的演技过关,奈何惊喜度不够,所有角色的记忆点几乎重叠,观众不再买单,影视剧市场上他们的身影就会越来越少。

说到此,倒让人想起了近两年火起来的演员田雨。

提起田雨的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能第一时间想起是谁,可是看到他饰演的角色,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句,“田雨太会挑角色了”。

《夏洛特烦恼》里贪财搞怪的老师,《小丈夫》的宠妻狂魔袁帅,《庆余年》中妻管严、讲义气的王启年。

还有前段时间大热的《流金岁月》中,做作、八卦、感性、仗义、忠诚的“范金刚”,又让田雨狠狠地吸了一波粉,所谓的“剧抛脸”说的大概就是他这类演员。

不难看出,田雨所饰演的角色,每个身上都有一些小毛病,但却也绝对的明事理,这也让这些角色充满了“人情味”,而不是呈现出来高高在上的“精英感”。

难怪有网友评论说,田雨就是“差一步爆火”。

其实说到底,“老干部”风格也是一种“人设”,明星靠它维持形象,粉丝靠它保持幻想。任何一个想要或需要被记住的人,都是需要人设。

只是就像《人民日报》曾指出的:再精心打造的“人设”,也不过是刻意呈现的形象。

“演”得再好,终究不是真实的自己,如若有一天遭遇“翻车”,就很难再扭转大众印象了。

就像是脱掉“老干部”外套,立起了“文化人”人设的靳东一样,虽然屡屡阐明“希望自己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或自居”,然则,表现出的言行举止却与“文化人”的设定大相径庭。

念错成语、过度吹嘘、言辞不当等情形屡屡出现,更有那次和李健在人民大学的对谈,直言“自己的助理就是人大毕业,也还是做了自己的经济人而已”,言谈间的自视甚高,让一向高情商的李健都无法帮其圆场。

经过一系列的“翻车”事件,靳东好不容易积累起的好感也被消磨殆尽,剩下的只有一地嘲讽。如此一来,倒想起了大张伟曾形容某乐队主唱的那句话,很是对味。

曾经激情燃烧的“老干部”明星们,集体迎来“退休潮”,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多变的娱乐圈更新交迭的必然结果。

在娱乐圈中,想要走得长远、红得长久,本就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

像刘德华这样红了几十年,依旧很红的实属凤毛麟角,况且他的背后是形象、实力、人品、演技、作品等诸多因素在支持,才换来今时今日的成就。

避开“退休潮”,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如何,光想靠人设立足,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