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我们打开手机时,各种信息便铺天盖地而来。而当你点开一条感兴趣的消息时,殊不知,一只”蜘蛛”已在暗处织起了网。过了几天,你就会发现,老年人的手机里全是养生推送,中年大叔的手机里大多是当日财经,历史爱好者手机里更多是古人的各种“绯闻”,网瘾少年的手机里则都是游戏攻略,网瘾少女的手机里全是各种“素未谋面的哥哥”……这,就是推荐算法和大数据为每个人设下的信息单一化的陷阱。

这套由平台设计的系统能根据每位用户的浏览习惯,分析用户的喜好,将同一类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用户,从而获得更高的人气和利润。换言之,大数据和算法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DFS 算法

在论文《基于算法推荐的社会性反思:个体困境、群体极化与媒体公共性》里,作者提到信息分发算法技术的兴起,是由于信息过载产生的。所谓的信息过载,是指社会信息超过了个人或系统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并导致故障的状况。

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和接收各种信息,然而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可是,在我们所处的环境里,我们所能够获得的信息量要远远要高于我们所能“消费”的信息总量,这就使得大量冗余繁杂的信息,严重干扰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所需的正确判断和准确分析的能力。

在这个Web 2.0的时代里,表现尤为明显。错误信息披着各种样式的外衣,可能会使我们随时被带偏路子。还有大量重复的信息,在各种信息分发平台“跳来跳去”,好像无论如何都要让你知道:“谁谁谁是个天才,大家快来看”、“谁谁谁,又摊上大事了”、“谁谁谁……”,各种“足球评论员”和“导游”,充分挤压着海绵里的水,绞尽脑汁地输出着自己的“学识”,颇有春秋百家争鸣之遗风,这些“大家们”形象地演绎着2000多年前的历史—- “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

扫地僧和北大学神 简直是强强联合

由一个词联想到一个时代,想象力丰富 可是,全民不再奋斗了吗? 背后原因+叹息 抑扬顿挫

躺平文化盛行,今天周一,你躺平了吗?

这种谁谁谁摊上事了,而且还是大事 标题还蛮吸引人!

论文强调:“随着算法推荐的实际应用,一些社会性问题日渐凸显:对于个体而言,算法推荐在个体选择性接触和媒体‘流量为王’思维的共同作用下,从理论上的‘千人千面’演变为‘信息茧房’现实困境”。

作者这里所说的“千人千面”来源于一句俗语:“千人千面,百人百性”,字面意思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面孔,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性格,也就是说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与别人不一样的外表。如果把“千人千面”嵌入互联网,再加上心理学中“迎合心理”的助攻,就产生了推荐算法。

人工智能

使用这种算法的常见于信息分发(比如:某条、某信)和电商平台(比如:某宝)。

假如你在某宝搜索“连衣裙”,然后平台的推荐系统会反馈给你诸如“高颜值C位连衣裙”、“法式温柔风印花连衣裙”、“高端设计感连衣裙”等等各种让你眼花缭乱的产品,等到你查看某个款式后,推荐系统会根据你的偏好和行为,会反馈更多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衣裙”。另外,自作聪明的平台也会尝试去预测你对“连衣裙”的喜好,以此向你推荐一个你可能会喜欢的周边物品。但令人头疼的问题随之而来,当你在某度搜索其他与“连衣裙”毫无关系的信息(比如:AAA)时,“连衣裙”就像狗皮膏药一样,跳出来声称它是AAA的“远房大表哥”。

高颜值C位连衣裙

又或者你在某条上关注了某一个创作领域的“能人”后,然后你就会变成文章开头所说的“老年人”、“中年大叔”。除此之外,你的手机里也会出现那个“谁谁谁”,以及“能人”对此的看法。结果是,你不经意间、毫不费力地就知道了天下事,以及群臣对此的高谈阔论。久而久之,你就掉进了蜘蛛精心布置的网里。

回到这篇论文上来,作者谈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推荐算法在解决信息过载的难题时,虽然在一定程度满足了我们以最少的时间成本获取个性化信息的诉求,同时也能够提高信息分发的效率。但实际上会造成我们接触到的信息的偏狭,从而形成某种片面的、局部的认知。日积月累,我们就会面临信息获取的“不公平”问题—-即“信息茧房”下的个体困境。

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定义了“信息茧房”:我们只听自己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能够我们的东西。 在信息传播中,公众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间长了就像蚕吐丝一样,把自己包裹在一个舒适的茧房中,与外界的其他信息隔绝。

在桑斯坦看来,网络的广泛使用,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所喜欢的信息。如果说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的话,各个社会群体便会分裂。这样的一种思想偏狭将会带来各种偏见和误解。正是因为消息是免费获取的,所以在无数的新闻面前,公众们必须做出取舍。假如每个人都只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喜欢看的消息,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阳景都只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而不是世界本来应该拥有的样子。所以说,“信息茧房”会带来个人认知窄化、族群极化、虚假信息泛滥等结果。

然而,信息茧房的形成,不只是与推荐算法有关,还与心理学中的“迎合心理”有关。

这种“迎合心理”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著名的社会学家、传播学学者,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在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受众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表现则出一种回避的倾向”。

另外,“信息茧房”的形成也离不开当下媒介现实环境的“土壤栽培”。

当前,在互联网“流量为王”的市场生存法则之下,媒体们为了获取更大的流量,对用户的选择和喜好主动迎合,想尽办法留住用户。越来越多的媒体为了占领市场、争夺用户,在信息分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用户喜欢的“几个面”甚至是极端的“一个面”进行推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信息分发平台上,对用户进行画像,按照这个画像媒体则迎合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精准打击”,这样就提高了所谓的“用户粘性”。

某平台用户的性别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