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句填空

1.小红暑假与妈妈都大西北旅游,火车路过大戈壁,她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树,傍晚,她看到太阳圆圆的,像个大红灯笼在天边漫漫往下沉,一户农家冒着烟袅袅上升,一条黄河缓缓流淌,她忽然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

夜晚,他看到起伏的山的上空,月亮像把镰刀,月光下的沙漠,好象下了雪,小红真想用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来赞美。2.小明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妈妈夸他的梅花颜色真好看,可小明却说,我要学——,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在哪里,我给你糖吃,给你银子,知道吗!可小英雄昂着都说我要像石灰一样:“——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小王和小胖出去钓鱼,忽然下起了小雨“小王对小胖说,我们赶快回去吧!可小胖说:“—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王,你怎么没有点诗情画意呢! 5.爸爸对小胖说,我带你去个地方,那儿有青青的山,有白鹭飞翔,有粉红桃花,还有一种鱼,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春天是吃这种鱼最好的季节。请用一句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来回答是什么地方的风景,答对了,你就可以去。

6.我们划着小舟在西湖游玩,刚划到芙蓉花水塘边,就有一群水鸟被惊起四处飞散,太美了。小玉词兴大发,想起宋带词人(李清照 )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闻天祥被倭寇在泠丁洋被捕,不肯投降,他气壮山河的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就算死,也要做你们倭寇的鬼,把你们赶出中国。

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书,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 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最大的悲痛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人们往往因悲伤而哭泣,可杜甫却高兴而哭,因为“———剑外忽传收蓟北——————”;表现杜甫万分激动的诗句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现在是新时代,三百六时行,行行出状元,请你用一句诗来表达怎样选人才最好:“————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小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王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小红学习超棒!老师让她为大家介绍学习经验,可她说:“我的经验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我是用论语的“————温故而知新————。”成功的。

小光7:00想看新闻节目,可妈妈说,都六年级,要升学了,少管闲事。请你用一句古代名言: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劝妈妈改变注意。

小敏考了100分,很骄傲,妈妈语重心长的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妈妈叫小聪好好学习,可小聪很烦,用一句古代名言:———满招损,谦受益————来劝他。

古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说答案不只一个。这就是创新,苏轼早在宋代就写个这样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魔高一尺,道高一仗,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更有强中手。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四时田园杂兴》写孩子当家的诗句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艳穿了件新衣,问妈妈好看吗?妈妈说,女儿穿什么都好看。请用古诗名句来形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梅花像雪,未见其花,先闻其香的名句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爸爸刮胡子,过2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把洞庭湖比作玉盘的诗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古诗的理解填空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一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2 .次:路途中停宿

3.“争”“啄”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3.填空古诗句——————,无限风尽被占.

你问得应该是这个把!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龆,其实皆允.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可见,“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古老的“寓言”也会与日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