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电视剧。

畅春园四阿哥登基,可能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

在他们看来,八阿哥胤禩有自己强大的势力集团,各种资源都具备,为何爆出大冷门,输给了人称冷面王、势力看上去并不大的四阿哥?康熙为何要放弃八阿哥?

实际上,不是康熙放弃老八,而是老八自己放弃了康熙给他的机会,怪不得别人。

二阿哥胤礽虽然托亡母的福当上了太子,但成年以来,各种庸弱的表现,开始让康熙动摇自己对太子的信心。“这难道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康熙心里蹦出来的这句话,差不多就已经判了太子的死缓。电视剧一开始,就是国库空虚,这是老四捅了主管户部的八阿哥一刀。

但是,老八管理户部,把国库几乎掏空了收买官员,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于不顾。康熙此时就公开发作老八,国库都让你送人了,你还在这里拍什么马屁!

不过,康熙还是给了老八机会。朝廷需要皇子去江南筹粮赈灾,这个差使由老八去最合适。他把国库弄空了,自然应该由他进行补救。而且老八在江南经营多年,那些盐大爷都在他的门下。他要去江南,能筹到的可不会止二百万两。但是,老八就是不去,无非是虽然

筹到钱却得罪了江南士绅,这笔账划不来。老四反正在江南没有根基,索性去得罪人,能讨好皇帝,士绅又算什么呢?

这个逻辑,在第二波皇帝催要官员欠账时依然适应。当时老四在江南还没回来,康熙就把话几乎挑明了:谁能追回欠账,现在就能封亲王。说给谁听的?当然是说给在场的老八听的。这是康熙在给老八机会,你还有一次机会补这个烂账。而且康熙的底限非常低,只要

追回一千万两,老八就肯定是亲王。老九、老十、老十四都是老八的小弟,老三又埋头治书,算来算去,只有老八最合适。可老八依然抱着不得罪人的心思,还把老四推出去得罪人。

老八的小账算得不错,但精明如康熙,岂能看不出来他的心思?老八提出辞去户部差使上折子的时候,看康熙那眼神,对老八极度的失望。这样的人,逢好处就抢,逢困难就躲,大清真能交给这样的人?太子能力有限,老八心术不正,都不是康熙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康熙盛世早已千疮百孔,但康熙为了自己的身后名声,对官员一味纵容。康熙能指望的就是下一个皇帝能铁腕无情,替他还上历史的欠账。可老八比康熙还会送人情,如果老八继位,那么大清只能继续烂下去,最终不可收拾。

到了此时,康熙对老八依然还没有完全放弃,他还要看看老八是不是还有改正的可能。到了刑部宰白鸭案发,康熙就已经决定拿下主管刑部的太子了。康熙本来让老四和老八共同管这个事,看看他们的具体能力。

结果老四被邬思道点醒,自己弄出一场病来,溜了。这样也好,康熙单独看老八,当然还把老四的人——老十三塞了进去,就是以防老八暗中作假。

结果老八还是作了假,假传皇帝的旨意,对太子的人马肖国兴暗中钓鱼。看似聪明,康熙对太子大为震怒,最终废掉太子。但当侍卫图理琛把肖国兴说出的真情告诉康熙后,康熙连说两句“其心可诛,其心可诛!”这说的当然是老八。此时,老八在康熙心中的夺嫡可能从之前的百分之十,直接降为零,一点可能都没有了。

至于之后康熙推举新太子,就是引蛇出洞,把老八钓出来,然后一网打尽。老八不自知危险将近,还被首辅佟国维给哄得团团转,最终败得一塌糊涂。

老八失败,是他始终没有弄清楚一件事:新皇帝是要得罪人的,不然就当不上。可老八之所以势力大,恰好是因为他不愿得罪人。老四心中还有大清的江山,为了扶大厦之将倾,老四不怕得罪普天下的官绅。换言之,老四愿意替父亲背这口黑锅,老八不愿意当背锅侠,一心要寻找背锅侠的康熙,自然会放弃老八,而选择老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