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55年共和国首次对开国元勋进行授衔授勋之后,10年时间里,共授予了10位开国元帅、10位开国大将、57位开国上将、177位开国中将、1360位开国少将,共计1614位开国将帅。

在这一千多名开国元勋中,确实有很多将帅的子女也走上了从军报国的道路,甚至成为将军。

比如,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就是中将、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三儿子许援朝曾担任过江苏省军区少将司令员、还有开国少将宋景华的儿子宋才文曾担任过沈阳军区中将副司令员。

令人意外的是,父子皆上将的案例却少之又少,寥寥无几。

至今,解放军建立近百年了,也只有两对父子上将,分别是张震上将、及其儿子张海阳上将;张宗逊上将、及其儿子张又侠上将。

而且,这四位上将中有3人都上过战场打过仗,只有张震的儿子张海阳上将没有实战经历。

张震上将
首先说张震将军,他经历了三大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张震12岁就参加革命,在家乡担任儿童团副团长,一步步从小战士成长为统率三军的军委副主席。

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张震已经是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了。短短23年的革命战争生涯,他从小兵晋升到我军副大军区级的高级将领。

鉴于张震在革命中的特殊贡献,1955年他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

可能有人就有疑问了,张震明明是开国中将,怎么说他和儿子成为父子上将呢?

其实,张震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军衔再一次得到晋升。1988年张震在首任国防大学校长的岗位上与另外16位将领同时被晋升为上将军衔,包括开国少校迟浩田也是其中之一。

不像有些开国将领,到年龄就退休了,张震直到耄耋之年时,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卸任国防大学校长之后,他还当了6年的军委副主席,直到1998年才退休,此时张震上将已经84岁了。

搁现在,战区级上将到了65岁就到龄退役了,更别说等到80岁。

张震上将的儿子张海阳就是65岁到龄退役的。

张海阳上将
张海阳服役期间,长期从事部队的政治工作。先后担任团政委、师政委、成都军区政委、二炮政委等职,1995年张海阳在总参谋部兵种部政治部主任的岗位上晋升为少将军衔,他的父亲张震上将此时还是军委副主席。14年后的2009年,张海阳以成都军区政委的身份晋升为上将军衔。

至此,解放军首次出现了父子上将,张震、张海阳成为解放军第一对父子上将。

第二次出现父子上将的张宗逊和张又侠,比张震和张海阳晚2年时间。

张宗逊将军比张震将军大6岁。相比之下,张宗逊比张震在军中的起点要高。

因为张宗逊刚从黄埔军校毕业5个月,就随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担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2营6连连长。短短五年的时间,1932年12月,张宗逊从连长晋升为红12军军长,成长还是非常快的,比同一时期的张震职级要高。

张宗逊上将
接下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张宗逊都在贺老总的麾下任职,领导指挥了多场战役,建国前后已经是第一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了,成为彭老总的搭档。

鉴于张宗逊在革命战争中的突出贡献,1955年,中央授予他开国上将军衔,级别在张震将军之上。

之后,张宗逊先后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78年70岁的张宗逊在总后部长的岗位上退休。

而他的儿子张又侠如今已经71岁了还在服役中,担任军委副主席。

张又侠上将
张又侠和张震上将的儿子张海阳不同,他长期都在军事主官岗位上,从战士做起,一步步晋升为连长、团长、师长、军长、沈阳军区司令员、总装备部部长、军委副主席。2011年张又侠以沈阳军区司令员的身份晋升为上将军衔,成为解放军第二对父子上将。

尤其是2017年,张又侠卸任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总装备部部长)时已67岁了,超过了上将退休的最高年限65岁,但他仍被晋升要职,担任副国级的军委副主席,不像张海阳上将到了65岁就退役了。

张又侠之所以受到重用,很可能与他的作战经历有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解放军十年对越作战中,张又侠两次参战。第一次是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刚爆发时,29岁的张又侠时任解放军第14军40师118团的连长,奉命开赴前线。第二次是在1984年两山轮战时,张又侠已升任第14军40师119团团长,再次率部来到前线,投入老山战役,并制定了第一个完整的步炮协同计划。

张又侠成为我军现役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打过仗的将军。

由此可以看出,以上两对父子上将中,只有张震上将和张又侠上将担任过副国级的军委副主席;论实战经历,只有张宗逊上将、张震上将、张又侠上将打过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