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远嫁,娘家太远,婆婆公公体弱多病,在养儿育女这条路上注定了没有老人搭把手帮忙。不过,妈妈说我若是放得下可以放在娘家给她带,婆婆也说尽管她体弱多病,带个娃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我还是拒绝了,原因有三:

第一,不想让我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毕竟我自己都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知晓孩子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意义重大,从小缺少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心理问题隐患太多了,我不敢赌。

第二,老人带孩子除了会溺爱,还有一些不科学的育儿理念,比如我的婆婆,她认为一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吃肉但是要吃盐,这样孩子劲头大才能早点走路,在婆婆的认知里吃盐等于有力气。

第三,据说孩子从小谁睡就跟谁亲,如果放娘家太远了,我想看一次孩子都不容易,就更不用说跟孩子睡培养什么亲子关系了,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将来跟自己不亲近,想想都心塞。

所以,在生女儿时,我毅然决然辞职回归家庭,当了一名全职妈妈,全心全意陪伴女儿成长,我不希望女儿将来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没有父母的影子。

02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孩子从小跟谁睡就跟谁亲”这样的说法,那么这句话真的对吗?难道陪孩子睡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从小跟谁睡,就暗示谁是第一抚养人,孩子自然跟第一抚养人最亲。

目前,在我国大体上有三种抚养孩子的模式:第一种是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孩子放老家给老人带;第二种是老人跟在子女身边帮忙看孙子;第三种是夫妻一方回归家庭全职带娃,一般也都是妻子。

第一种模式无疑地老人成了孩子的第一抚养人,孩子跟老人相处时间长跟老人亲也是理所当然的;第二种模式是父母白天在外面工作晚上下班回来才能陪孩子一会,而老人则是全天候在家里带孩子,从陪伴的时间来看,孩子还是跟老人更亲近些。第三种模式是妈妈全职带孩子,妈妈成了孩子的第一抚养人,孩子肯定也是跟妈妈最亲。

犯罪心理学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在孩子最初的几年,谁养的就跟谁亲,对谁的心理依赖就更大。孩子出生的前三年,特别是刚出生的第一年,孩子会对照顾者产生情感依赖,而依赖的主体是主要照看他的那个人。

例如,第二种抚养孩子的模式,父母白天上班,孩子由爷爷奶奶带,一般情况下,奶奶比爷爷承担的育儿工作更多。如果父母经常下班晚,又加班,或者频繁出差,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那么奶奶自然就是第一抚养人。这时即使父母愿意陪孩子睡觉,孩子也不一定愿意。

孩子和谁最亲往往决定于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漫长过程中,谁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孩子跟谁最亲,其实就是孩子跟谁建立了情感稳定性,而孩子建立情感稳定性最佳的时期,便是在孩子满三岁之前,0-3岁这段时期孩子跟谁最亲,那么基本上以后孩子就会跟谁最亲。

我小姑子的两个孩子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等孩子上了小学后,小姑子才从外地回来,两个孩子跟她一点都不亲近,哪怕她现在已经在家陪伴孩子一年了,但是孩子晚上还是去找爷爷奶奶一起睡。我一个朋友也是两个孩子,老大自己带孩子跟她也亲近,老二放老家老人带,也是在老家上学,节假日接过来跟朋友很是生疏。

由此可见,在孩子三岁之前,谁对待孩子最好,照顾孩子的时间最长,孩子就会跟谁最亲,等孩子长大以后基本上也是这样。因此,孩子从小跟谁长大以后跟谁就亲,这种说法是成立的。养恩大于生恩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

03

成长是个必然规律,唯有希望在孩子还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多多地陪陪他们,不给自己和孩子留下遗憾,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再了。

孩子3岁之前是构建安全感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建立自我意识的关键期,获得更多安全感,孩子性格就会更优秀。那么,宝宝跟谁睡对性格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从小和妈妈一起睡

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面与其相处十个月时,对妈妈的气味和声音就有了熟悉感,出生以后妈妈的触摸和声音都会让宝宝快速感受到安全感。

妈妈陪着宝宝睡觉,可以零距离地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宝宝消除心中的焦虑、孤独等,从妈妈身边获得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非常关键,带着安全感长大的孩子心中有底气,交往能力也更强,能够很好地融入集体。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它能够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疾患都得于3岁以前,所以3岁前妈妈的陪伴尤其重要,否则孩子容易出现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等行为。

不要把陪孩子一起领会世界的宝贵机会扔给了爷爷奶奶,保姆奶妈。请记住,你对孩子的爱,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请妈妈们放下自己的手机,每天睡前至少保证半小时专心陪孩子。毕竟,妈妈的爱,谁也无法替代!

二、从小和老人一起睡

孩子从小和老人睡,会影响心智发育,因为老人年龄增大,呼吸系统的功能会发生退化。因此夜晚睡觉的时候需要吸收更多的新鲜空气来获得氧气,因此产生的废气也会比较多。这时候如果孩子跟老人一起睡的话,就会被迫吸进废气,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性格方面也会因为老人睡前的教育而受到影响。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睡觉,不能说缺乏安全感,但是爷爷奶奶给不了孩子全面的安全感,有很多的事情老人都不喜欢放手,这样孩子就不能锻炼自己,有的时候老人为了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害怕别的小朋友打孩子,慢慢就给孩子养成了孤独、不爱说话,严重了会形成自闭症。

不过这里,并不是说老人和孩子不能一起生活,白天还是可以一起的,只是夜晚的时候尽量分开睡会比较好。如果一定要睡在一起的话,最好打开一点窗户通通风,或者同房不同床。

另外,睡觉只是陪孩子成长的一小方面,陪伴才是重点。作为家长,我们要把握好孩子和自己相处的每一段时光,要知道过一天,孩子就大一天,渐渐地他们也会慢慢独立,直到完全脱离我们的双手自由成长。

04

当孩子渐渐长大,和孩子分房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孩子多大了可以分房睡却是个纠结的问题。孩子太早独自睡觉,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不习惯,会焦虑没安全感,也担心孩子一个人睡不安全。顺其自然等孩子长大点,于是分房睡一直没进展,甚至到孩子上小学都还是如此。

不论什么原因,在孩子分房睡这件事情上,家长要注意以下这两点:

一、不要太早分房睡

孩子到底要几岁分房睡才最合适,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般会从3-6岁之间就推荐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分房睡。当然如果能够接受就最好了,如果不接受,也不要强迫孩子分房睡。

可以顺其自然,逐渐给孩子多讲道理等。一般情况下只要在8-10岁完成分房睡的过程,对孩子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很多家长认为和孩子一起睡,会让孩子不独立。其实恰恰相反,与父母同睡的孩子才会更加独立。孩子每天晚上都可以在妈妈的怀里“充电”,白天也会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而被迫独自睡的孩子,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找回夜晚缺失的安全感。

二、孩子几岁适合分床

孩子独立分床睡是一个过程,不要刻意,只要在3-10岁这个过程中完成分床就可以了。因为孩子的心智发展是一个过程,如果孩子过小就分床睡,那么他就会感觉到爸爸妈妈不爱他,给他造成人格上的缺失。而如果超过十岁了还让孩子和父母一起睡,那么孩子就很难独立长大,会成为一个永远活在温室里的孩子。

一般情况下每个孩子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小月龄孩子来说,比较需要家长的安抚,所以多数情况下还是和家长在一个房间睡的,可以采取分床不分房睡,这个有助于孩子的安全感。

当然,如果特别早就分房,容易导致孩子感情比较淡漠,心理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特别晚还不分床,有可能会导致心智发育不成熟,独立性差,同时也影响着夫妻的关系。

总之,孩子几岁分床睡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成长环境不一样,个体成长的状态也不一样。孩子爱的需求才是分床的唯一标准。

05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如果想跟孩子培养起感情,三岁前是最关键时期,如果三岁前没在孩子身边,那么尽量在孩子六岁前给予弥补,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互动,不然以后就真的很难走进孩子的心里了。

“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要想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多给予陪伴。

幼儿期正是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孩子从小跟谁睡,多大分房睡,都会影响其一生的性格,父母要注意了。

你的孩子是否从小跟谁睡就跟谁亲呢?又是多大分床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