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咖啡”这个品牌大约在五年前,是当时国内最火的咖啡新势力,那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漫咖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漫咖啡就是文艺青年们和漂亮小姐姐们最爱打卡的地方。

而现在很难再听到漫咖啡的消息了。有数据显示漫咖啡在北京的门店已经关闭了三分之二,这令人不禁思考,时代到底会淘汰什么,而愿意保留什么?

事实上不止在咖啡行业,包括在其他行业,还是“标准化”更容易被保留。标准的餐食,标准的服务,标准的装修,星巴克就是身边很典型的例子。不同于海底捞,在星巴克,员工就相当于“机器”一样的存在,他们不会给你多余的东西,哪怕是一块垫子;产品来自中间厨房的半成品配送,只需按照标准的步骤简单加工,做出来的都是标准的口味。比如,咖啡,只需要简单的调配就可以了,比如,鸡肉卷,配送到店就是标准化的东西,加热即可,也绝不会出现像炒饭这样的东西。

这个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在中国的门店总数已达到了4706家,疫情都不能阻止其在中国的快速扩张,仅第三季度,星巴克中国就新开了近260家门店,开店速度创纪录。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攻占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是这种标准化的东西。而绝不是因为热爱,呈现给大家的东西,那可以是一家很精致的小店,但是如果想要进行标准化的迭代,就是很难得一件事了。

标准化的另一面自然就是“非标准化”了。在14、15年的时候,杭州的“火星工厂”经营的非常火爆。“火星工厂”是年轻人的乐园,里面有桌游、游戏机、麻将、主机游戏、台球等,都是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方式,而且还有餐饮提供,可谓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尽管这家“火星工厂”确实呈现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最终很多投资人还是放弃了投资,理由是“火星工厂”最核心的能力其实是其中组织者的个人社交能力,比如你想获得一批可以复购的用户,那么组织者不单单是要做好店内的服务,更要做好店外的营销,说直白点就是要跟用户搞好关系,形成一定的情感纽带,而组织者的社交能力并不能标准化。即使你找到这样的组织者,那么这个组织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实是高于店铺本身的,那他为什么不自己开一个呢?而一旦招不到理想的“组织者”,场地的经营又将是另外一番景象,在这可以类比于“理发行业”。

这其实挺矛盾的,就是我们都希望去享受那些“个性化”的东西,但恰恰又是我们的日常选择让“标准化”更具生命力。终究,用户完成一笔交易时,付出的不止有金钱成本,还有选择成本,而这,常常被忽略。

所以呀,不要光听消费者怎么说,请注意看他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