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县官判案身边总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师爷。要是您认为师爷顶多算个秘书,那您可就错喽。

要说跟师爷最类似的人群,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就是吃你拿你,连带着还得给你办事,说门客不止一个,师爷也有很多!

过去的一个衙门基本上涵盖了现在所有的政府部门,比如一个衙门不仅要处理行政、司法、财物、教育这些事情,还要进行戍边和军备。这么多事务,光一个大老爷是处理不过来的。师爷就会为你处理具体的工作,所以师爷并不只是个秘书,最起码得是个副总。

话说副总不止一个,师爷也是一样。比如帮着大老爷审案子的叫刑名师爷,法律法规得熟,老爷得根据刑法定罪。还有专门协助老爷处理财政事务的,叫钱谷师爷。有些大官经常需要给皇帝上折子,还得有专门的奏章师爷。其实,师爷之间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因为师爷不算官,没有正式手续,也没有俸禄,主要看谁跟大人亲近。但是县官不如现管啊!

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个八旗少爷做了陕甘总督。但是从不理政,只是吃喝玩乐,把一切事务交给师爷去办。这个师爷叫彭沛霖,把整个西北一路官场弄得是乌烟瘴气。把打官司当成买卖来经营,吃了被告吃原告。别说是个八旗少爷来做总督,就算换个普通的官也不能面面俱到的。

乾隆年间,有一位做了二十六年刑名师爷,叫汪辉祖,人送外号“王七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有个案子不对头,但是已经审完了,可他觉得有问题,就跟老爷说了。但是主审官不认为自己审的有问题,于是他俩就杠上,最后老爷扭不过他,重新发配审理真相大白了。

要说这汪辉祖要是个官,肯定是个青天大老爷,可他当了三十年的师爷,不是没考过科举,是一直没考上,直到四十六岁的时候考上了。还因为升迁赴任,意外受伤没赶上,被革职了。

当时穷的读书人,没考中一般有两个出路:一是教书,二是当师爷。汪辉祖自己有本著作《佐治药言》,里面提到:“寒士课徒者,数月之修,少止数金,多亦不过十数金。”意思就是,教书几个月下来也就几两银子,多了十几两。当时二十两够一家四口过一年,汪辉祖家几口人?八口!这显然不够。要是做师爷呢?《佐治药言》里说:“游幕之士,月修或至数十金。”一个月几十两银子,这肯定就够了。

上篇我们说了,清朝六品以下官员连退休金都没有,那当师爷有前途么?

其实做师爷也看自己的能力,能力不突出只能默默无名地给人家打工,年纪大了就凭着以前的积蓄养老。要是像汪辉祖这样混出名望来的,想饿死也难。要说师爷当中混得最好的还当数“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人家不管钱,不管判案、也不写奏折,专门管打仗。主要帮朝廷对付太平天国,是个军事家、战略家,尽管如此,轮到其它的事情了,也得请师爷来帮办。师爷还请师爷来帮忙,着实有些不可思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