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有一种叫做盲盒的东西突然流行起来。不管怎样,盲盒商店总是人满为患,商场的每一个角落还会出现一台盲盒贩卖机。说不清,就连我那个不懂盲盒到底怎么玩的朋友,看我抽完,自己居然也抽了一支…那到底是什么?盲盒子,物如其名,是靠盲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的,买的时候不能拆箱。普通的盲盒都是成系列出现的,可能是动画,影视作品的周边,也可能是由设计者自己设计的角色,比如盲盒里非常有名的Molly。除某一组中的固定角色外,有些盲盒还会配有隐藏款,抽到隐藏款就好比在游戏中抽UR,真·欧皇。

要说的话,实际上很多东西与盲盒相似。您可将其想象成孩童时吃素面的水浒卡,卡片就是本体,简单的面只是顺带吃一下。与盲盒非常类似的日本扭蛋,已风行数十年,在国内也相当流行。

还有,玩盲盒也不会像玩手办那样烧钱。而在中国,一般的盲盒价格是50元左右,扭蛋是20-50元不等,这个价格设定非常微妙:乍一看似乎有点贵,就可以喝两杯奶茶。但是仔细想想,自己喜欢的IP的正版周边,单买一件小手办大概要120块左右,而盲盒只要50块,细节处理得很好,好像还挺值的?这是我陷入困境的原因。

但是盲盒坑一进入,出血的程度也不小,买买买停不下来,一转神儿就掉了不少银子。一只靠猜谜的盒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拆开箱子真的很爽,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更爽。

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用抽盲盒的人来说,收集盲盒并非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如将来将它用于出售),而是出于感情。抽空盲盒,能让人想起自己喜欢的IP,感觉自己和所喜欢的角色有关联。但是,除了给喜欢的IP贡献一点力量,拆盒子时的快感也是开始玩盲盒的原因之一,和一些人喜欢拆开快递是一个道理。

爱上这种拆箱的乐趣时,人们往往下意识地把这种情感归咎于产品本身,并认为它喜欢里面的东西。因此,为了再一次获得这一系列的东西,就要重新购买盲盒。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和拆开快递相比,盲盒更像是拆开礼物:你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啊。每次拆开盲盒,都会开启一扇神秘的门。

对里面的东西越不确定,就越不确定里面有什么东西。“与此相反,人们重蹈覆辙的是一项任务,更多的是由于不确定的刺激,”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ChristopherHsee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沈璐希(ChristopherHsee)在他们的研究中写道,正是不确定性刺激强化了重复决策。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转化成确定性结果的满足感时,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就会有所改善,甚至比直接给自己的结果更好。一去,人们就喜欢上了这种“拆开礼物”的感觉。那就是不确定的刺激能够推动行为的一个原因。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消费者研究期刊》上,研究者在香港和芝加哥做了四个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数量多大,不确定性奖励都会持续激励消费者。

有一次,香港一家跑步俱乐部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可以在400米的户外跑道上跑步,慢跑或者快走,赢得积分,这次比赛分15天。

学生们随机分成两组,每一圈结束后,一组的分数就确定为5分,另一组每圈结束后所得的分数则不确定,将随机分配给3-5分。于15日结束后,参加者可凭积分到咖啡店兑换等值礼品卡。

调查结果显示,即使礼物卡片的金额较小,但如研究者预测的那样,在得分上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研究报告说:“换言之,由于不确定因素,学生们多跑了1.61英里(=2.59千米)。

坚持不懈,一定要集思广益。

有的同好可能有一点“强迫症”,抽盲盒必须集合一套。更多的人会以为连隐藏款一起拿到才算完整。所以,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好一阵子,把一套又一套收集起来,这样循环下去。对这些人来说,收藏是一种追求,一种永不能达到的一生追求。

花点钱去买一堆没用的东西是毫无价值的,但是实际上,捡盲盒可以带给他们很多心理上的慰藉,如把一套盲盒集中起来,就有一种成功的“安全感”。此外,市场营销教授罗素W.Belk(RussellW.Belk)在他的论文中提出,除了提供安全感之外,收集事物也提供了一种个人自我定义的方式。

而这些小有名气的收藏者,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身份意识。Belke还说,如果对工作感到不满,收集东西也可以作为一种途径来实现。

虽然当收集活动成为一种“收藏癖”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正确收集它却能带给人们快乐,而这种快乐并不仅限于它本身。人们通常认为,拿“盲盒”、“不想要的角色”、“重复”一个角色。此时,许多人选择在网上蹲守,甚至在商店里与他人交换盲盒,在体验到抽盲盒快乐的同时,说不定还可以通过社交收获一份友谊。

RuthFormanek在他的杂志《社会行为和个性》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说,收集东西对于和别人建立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收藏人也能和其他人建立关系。没有,盲盒证实了这种看法。

尽管没有什么根据,但我还是觉得可以抽稀罕货。

你们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凭什么这些人就认为他们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怎样才能保证每一次抽到自己想要的?

但是人这类生物,总是喜欢高估自己掌控事件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控制幻觉”。艾伦?兰格在70年代提出了“控制幻觉”的概念,并发现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掌控能力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这一点我已经研究了40多年了,”她在2013年的一次演讲中说,“大多数人几乎不知道这一点。

妄想控制妄想是一种夸大自己能产生想要的结果的倾向,甚至在一些随机事件中,人们都认为他们有掌控局面的能力。

为什麽会产生这样一种似乎有些自卑的幻觉?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人们倾向于通过不可靠的程序去判断他们的控制力。

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使用升降机来治疗虚拟现实的恐高症。而那些被告知能够控制电梯(实际上不会)的学生,与真正能够操纵电梯的人有同样的感觉。还有那些被引导认为自己无法控制电梯的人,果然感觉自己几乎无法掌控一切。它们用一个不太可靠的过程来评判自己的控制力,“由他人告诉”。

抽屉抽屉的人,别说是「听别人的话」,他们甚至只凭「我认为我能行」,或是「看那些欧皇都抽到我也行」的暗示,就会高估自己掌控结果的能力。

但是,控制妄想并非这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好的。虽然控制幻觉确实会使人们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但是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认识到没有根据的控制力确实可以使人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尝试新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对抽盲盒来说,只要经济范围允许,就能从抽盲盒中得到一种愉悦的心情,也并非坏事。

如今,消费越来越不依赖产品的功能,如何触动人们的心,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才是取胜的关键。盲盒子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它已经成为一股流行文化的潮流,是“粉丝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成功地抓住了我的心。

但是,如果你也喜欢抽盲盒,一定要小心陷阱。有一些卖主本身就是个收藏家,他们可以想出一些奇怪的办法——通过给盲盒称重,基本上就可以猜出里面是什么角色/款式,然后自己留下喜欢的或稀有的角色,顾客还会心花怒放,以为自己可以抽到隐藏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