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朋友,大概都不会忘记,孙俪饰演的关中女子“周莹”最爱的食物就是甑糕。
剧中的她与“白月光”吴聘有过一段很美好的爱情故事,甑糕作为两人感情的催化剂,出现过不下两次,她还有一句台词这样说:“甑糕,方圆五百里最好吃就这个。”
 

 
 

 
电视剧的台词,当然有一定夸张性,但甑糕的好吃,却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它可是咱老祖宗几千年前传下来的。
作为关中、晋南地区的传统美食,甑糕得名并不是糕点本身的风味,而是因为制作它的炊具别具一格。
 

 
甑,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蒸器,是一种形似圆筒、底部有小孔的容器,外表被熏得很黑,宛如一架黑鼓,多为陶制、铜制、木制、铁制等,据说陶制的甑蒸出来的最好吃,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当中的“甑”说的就是用来做甑糕的甑。
甑虽然粗犷豪气,但甑糕却软糯细腻,令人欲罢不能。
 

 
它由红枣、芸豆、糯米等农家常见的食材蒸制而成,熟了的甑糕只要一掀开锅,离得老远都能闻到它的香甜。
一层糯米,一层红枣,一层芸豆,糯米软黏可口,红枣蒸得软烂,散发着浓浓的枣香味,芸豆同样软甜,融合了糯米的香跟红枣的甜,咬一口下去,满嘴余香,久久回味。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逛庙会才能见到才能吃到的甑糕。
卖这种美食的通常是个脊背微弯的大爷,推着个小三轮车,上面一口大锅,用蒙着白色油纸的厚锅盖盖着,每每刚打开盖,一群迫不及待的顾客就会围拢过来,贪婪地呼吸这来之不易的香甜味道。
 

 
大爷对每位客人的态度都很好,十几年练就的技艺,让他闭着眼睛都能娴熟地盛出一模一样的量,真正做到雨露均沾。
也许只有他这个闻惯了这美丽的味道的人,才能在一遍遍面对它时做到波澜不惊,甚至会在客人期待而赞许的目光中获得成就感。
 

 
我到现在仍记得他做的甑糕的味道,不能简单的用“软甜香”这种词语来形容,是那种很惊艳的,又很独特的香,从第一口到香到最后一口,吃完还想再来一份的那种。
细数陕西许多“出圈”美食,都具有久远且辉煌的历史,驰名全国的甑糕也不例外。
 

 
相传在距今3000多年之前的西周时期,西周王子有种专用美食,“糗饵粉糍”,《周礼·天宫》中就有该食品的记载,“粉糍”是由古时的糯米粉内加入豆屑末蒸制而成,这个时候还没有往里加入其他食材,等到了唐朝时期,才在里面加入红枣,丰富了甑糕的口味。
随着时间推进,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各种形色各异的糕点随之出世,油酥类、混糖类、浆皮类、炉糕类、蒸糕类、酥皮类、油炸类数不胜数。
 

 
 

 
 

 
《甄嬛传》里“眉姐姐”爱吃的枣泥山药糕,“嬛嬛”喜欢的藕粉桂花糖糕,以及大家熟知的豌豆黄、核桃酥等,就是糕点家族里的佼佼者。
甑糕之所以能在这么多竞争对手中屹立不倒,一是因为它的味道深受大众喜爱,物美价廉接地气,二来,也是因为它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滋补强身的功效,这三个优点,既朴实又真实,像极了制作甑糕的质朴人民。
 

 
如果你来陕西,千万不要忘了,找个街头或者巷尾,美美咥上一碗独特的陕西美食,甑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