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现代一样,有爱洗澡的,同样就有不爱洗澡的,和男女没有关系,洗澡的次数的多少,与这个女人的经济水平、所处环境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首先来说经济水平,如果是类似于皇后、贵妃这样的身份,那么洗澡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皇帝也不愿意晚上侍寝的嫔妃身上都能搓出来泥丸儿吧。
像在古代的皇宫里,关于洗澡的设施就不少,不仅能够洗澡,还能泡温泉,比如杨贵妃的华清池,没事泡泡温泉,还整出个贵妃出浴,把唐明皇迷的不要不要的。
还有汉朝时的赵飞燕姐妹,每次汉成帝来看她们,两个人都在太液池里泡着,为啥?因为汉成帝爱看。
像杨贵妃、赵飞燕这种洗澡,已经不是简单地清洁身体了,而是已经玩出花儿了,你能说这种古代的女人很久才洗一次吗?如果真那样,皇帝早就跑的远远的了。
包括那些官太太、贵妇人都一样,虽然比不上皇宫里的女人,但是在自我清洁身体上,古代有经济条件的人还是很注重的,毕竟早在周朝,就知道沐浴的重要性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不爱干净呢?

 
不过,对于那些普通老百姓,或者说那些穷苦人家的女性,这洗澡就有点奢侈了,古代没有暖气房、也没有热水器之类的东西,夏天洗澡还好些,一般都是“老树当衣架,江河作浴盆”,来一个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但是到了天冷就没法了,想洗澡,就要需要大量的柴禾来烧热水,古代没有自来水,不光是水从哪里来是个问题,还有烧水的柴禾,这些对于穷苦人家的女性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也就会出现长时间不洗澡的情况。
别说古代,就是近现代,这种冬天几个月不怎么洗澡的情况在农村还存在,家里洗澡冷,去澡堂又不舍得,干脆攒到开春儿再洗吧。
其次就是所处的环境,我国广阔的疆域,决定了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区域,比如现代的宁夏部分地区,仍旧较为缺水,而各种技术落后的古代,干旱地区更多。
在这些干旱地区,别说洗澡,就是日常生活用的饮用水,都极度匮乏,基本都是靠着下雨积攒一些水,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种情况之下,洗澡的频率肯定是非常感人。
清朝时期,有个伺候孝庄太后的奇女子,叫做苏麻喇姑,这个女人还曾照顾康熙长大,据说,她每年只洗一次澡,并且在洗澡的时候,只是拿毛巾把身体简单擦一擦就行了,洗完之后,还要把洗澡水喝掉。

 
是不是很奇葩?据她所讲,是之前在蒙古草原上因为极度缺水,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认为这水,无论如何都不能浪费,洗澡就是浪费水资源的重度表现,以至于到了中原之后,还是改不了这个习惯。
孝庄太后对苏麻喇姑的奇葩行为很无奈,多次劝说她仍旧如此,时间长了,也就随她去了。
当然,如果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人们还是对洗澡这种事情比较喜欢的,比如在先秦的时候,人们就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洗澡的传统,而到了汉代,朝廷更是颁布明文规定,要求每五天放假一天,为的就是让大家好好的洗个澡。
汉律,五日一赐休,得以归休沐出————《海录碎事》
不仅如此,古代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男女夙兴,沐浴衣服”,什么意思呢?是说这夫妻啊,在做了一夜游戏后,早晨起来洗个澡,换换衣服,把“劳作”一夜的汗味给去除掉。
你看,古代的女人几乎和现代人一样,对于洗澡清洁的渴求,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化,只不过会受到环境的限制而已。
最后再说说体味儿的问题。
有条件能够洗澡的,自然也就不存在这方面的担忧,而没有条件的,长时间不洗澡,难免会有各种遮盖不住的体味儿,据说康熙皇帝有个宫女,在夏天晚上给康熙扇扇子,身上的体味硬是将康熙给熏醒了,以至于康熙不得不将下令让宫女站在宫外用绳子牵着扇子给自己扇风。

 
同样,没有条件的普通人家女子,长时间的不洗澡,再加上整日劳作,身上各种味道混杂交织在一起,足以形成“人未到,味儿先至”的场面,如果碰到天儿热,用郭德纲那句话叫做“胳肢窝儿都是小茴香味儿的”。
谁不爱干净?谁不喜欢身上香喷喷儿的?只不过,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让古代的女人们,不得不将清洁身体这个最基本的诉求都省略掉,不是不想,实在是不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