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是一代又一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娱乐项目,既适合“阳春白雪”,又适合“下里巴人”;无论在喧闹的城市还是寂静的乡村,爱玩麻将的人大有人在,或许你就是其中一个“麻友”。
人们热衷于玩麻将,却不关心麻将的真正的由来,不关心古人为什么要“发明”麻将。
现有各种麻将起源说均为无稽之谈
一,现有麻将起源学说列举
①,麻将起源于“太仓粮库游戏”;
②,麻将是“万秉迢”发明的;
③,麻将是郑和下西洋发明的;
④,麻将起源于“太平天国”;
⑤,麻将起源于“水浒传”;
当然还有各种其他麻将起源说,不作过多赘述。
 

 
二,为什么现有麻将起源说均为无稽之谈
①,现有各种麻将起源说均没有历史书籍记载;如果是明朝“发明”的,至少应该有比较准确的地方志记载。
②,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最典型的就是“万秉迢”“发明”麻将之说。因为麻将牌中有“万、饼、条”三种主要符号,有人逆向倒推,望文生义说有个名叫“万秉迢”的人根据自己名字“发明”了麻将牌。
“水浒说”或许就是因为麻将中“万、饼、条”总计108张牌与水浒108将数字巧合,其实,水浒108这个数字何尝不是源自古人108星宿说?
至于源自“太平天国”和“粮仓游戏”,更是无稽之谈,他们仅仅是麻将爱好者,而不是麻将“发明者”,尤其是“太仓粮仓说”,我猜测是仓库保管员闲的没事干,正好有时间玩麻将才对吧!
郑和下西洋“发明”麻将就更扯淡了,别说这么复杂的牌张符号,单说远在浩瀚大海,哪来的竹子和竹匠很牵强。
③,“麻将”两个字在这些“起源说”中都没有合情合理解释,尤其是没有“将”字解释,就凭这一点,现有的麻将起源说纯属“扯淡”,经不起推敲。
④,麻将牌不仅有“万饼条”,还有“东南西北中”,还有“春夏秋冬”,还有“梅兰竹菊”,还有“白板”、“发”与“百搭”,如果说麻将仅仅是一个博弈道具,试问,需要这么复杂吗?
 

 
麻将起源于古人“队列阵型操练”
一,“麻将”字词解释
为什么说现有麻将起源说均为无稽之谈?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为什么取名“麻将”,尤其是“将”字,从无合理解释;第二点,如果是游戏道具就不可能这么复杂。
“麻”:麻布、麻衣。按照历史传说,黄帝时代,丝绸就已经开始制作了。但丝绸的产量很小且价格昂贵,注定只能是王侯将相和贵族奴隶主的“专用品”,黎民百姓只配穿粗糙的麻布衣服。
“麻将”中的“麻”,是指普通老百姓。
“将”:掌控、号令。“将”字有两种读音,两个词性。用作名词时,读音为去声,音通“降”,如上将、中将等;用作动词时,读音为平声,音通“姜”。爱好下象棋的人都知道,向对方“统帅”进攻时,“将”(音姜)就是动词。
“麻将”中的“将”应该和下象棋时说的“将”是一种读音,是动词。“麻将”整体解释为“组织百姓集训,操练队列阵型”。
当然,如果把这个“将”字理解为名词,即“将领”的意思,也说的通。那么“麻将”就是“布衣将领”的意思。普通黎民百姓通过队列阵型操练,择优选拔能人作为将领。
 

 
二,“麻将”各种牌面符号解读
①,“万”通“弯”,队列训练阵型之一,本意为“转弯”,与现代军队操练中“向右转,齐步走”意思大体类似。深层次理解为侧面包抄阵型。
②,“饼”,意为“圆”,环形队列,理解为“合围”、“包围”,配上数字,即可以理解为层层包围阵型。
③,“条”,意为直线排列,古时候“一字长蛇阵”就是最典型的阵型。几“条”就是排成多列方阵。
③,“东南西北中”,均为方位词,与阵型结合起来排兵布阵,大家都懂。
④,“春夏秋冬”,根据四季特点,安排农耕与操练,力争两不误。
⑤,“梅兰竹菊”,既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季节,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地形。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地形,强调阵型操练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⑥,麻将牌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发”、“白板”和“百搭”。古往今来,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一个普通的娱乐道具,为什么会有这三种牌面符号。
逆向思维,如果麻将仅仅是普通的娱乐道具,为什么会搞得这么复杂?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按照“操练百姓队列阵型”这个说法就完全解释通顺了。
“发”,发令,令牌、令旗、令符;
“白板”,王国旗帜;部落旗帜;
“百搭”,信使、钦差、传令兵等。尤其是级别高的信使或钦差,能够代表“王”或部落首领行使各种权利,无所不能。
 

 
“全民皆兵”思想是麻将核心起源
一代伟人提出的“全民皆兵”思想,其实在古代早已付诸实践。包括大家熟知的曹操、朱元璋等都实行过“军屯”制,即“平时为民,战时从军”,坚持军训。
按照我的理解,“麻将”作为一种“兵民转换”行为,至少在周武王推翻商纣王之前就出现了,或许还能提前到原始部落。
试想一下,古代部落,不仅时刻受到野兽威胁,还随时面临其他部落吞并的风险,如果能将部落内各家各户组织在一起,系统操练,那么“万”、“饼”、“条”就是队列阵型;随之而来,“发”、“白板”、“百搭”必不可少,再进一步细化,就有了“东南西北中”、“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等方位、季节、地形等详细要求。
“麻将”由“队列阵型操练”沦为博弈道具的过程分析
①,“全民皆兵”队列阵型操练,开始时由“领导”亲自前往各村落组织黎民百姓实地操练;
②,后来总结出操练经验与训练模式,结合四季变换、地形变化要求,刻在骨头或竹板上,形成类似于军训教科书的“指导教材”,下发到部落或村落,让他们按照“教材”自己组织训练。于是,最初的“麻将”便出现了。
③,再后来,部分“头脑灵活”人员不再组织百姓实地操练,改为用骨牌、竹牌模拟操练,几个人坐下来,相互用“竹牌”、“骨牌”切磋队列阵型,并一决高下,于是“打麻将”行为出现了。沙盘推演、纸上谈兵等军事俗语,或许都是这样来的。
④,古代部落,作为训练“队列阵型教材”的骨牌、竹牌,有相应的保密要求,不得对外言明用途。久而久之,当一个较长时期,不再坚持“全民皆兵”思想,人们忘记了这些骨牌、竹牌的本来作用,只知道这些骨牌、竹牌能给几个人提供“比试谁更厉害”的条件,甚至可以押点彩头,于是这些骨牌、竹牌便逐步沦为博弈道具。
 

 
麻将用语探索
“吃”、“碰”、“杠”、“听”、“胡”,不知道是不是古人留下来的“操练用语”,现代人已无从考究。
麻将取胜用词“胡牌”之“胡”,最难理解,我想古人本来用的更可能是“合”或者“和”吧,只是后人混淆了,改作“胡”音。
麻将与围棋、象棋
围棋、麻将、象棋都可以理解为古人“军事操练”的道具,麻将与象棋更加注重细化,围棋则注重“大道至简”。
麻将牌面符号与“河图”、“洛书”特有符号有相似之处,按照这个逻辑分析,麻将“发明”时间或早于围棋。
三大传统“军事操练”道具“发明”时间应该是麻将早于围棋,围棋早于象棋。但围棋源自“阴阳两极”,会不会比麻将起源更早,我不敢一言断之。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使你乐此不彼的休闲麻将,都承载着“全民皆兵”思想的厚重历史。
假如时光能倒流,我们能穿越回古代,那么,爱好麻将精通麻将的你或许就是一个引领千军万马的历史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