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600吨垃圾,修了一条长达120公里的高速公路?”
我国的基建能力很强这是世界公认的,可是强到用垃圾修建高速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所以在得知我国的这一创举后,全世界都陷入了震惊,哪怕是曾经利用垃圾修筑过房屋的欧洲人都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通常将没有用处的东西称之为“垃圾”,而针对这些垃圾的不同分类,我们一般会采用填埋或者焚烧的方式来将其处理掉,可是这些处理也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如焚烧垃圾时,难免会制造出一些温室气体;而填埋垃圾时,又要付出大量的土地资源。所以新世纪以来,如何处理垃圾成为了世界各国日趋烦恼的一个问题。
针对各式各样的垃圾,各国在使用上述两大垃圾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在钻研如何让这一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比如说日本就曾经利用燃烧垃圾来发电,而欧洲也曾经拿废弃的建筑垃圾盖楼。可发电本质上还是焚烧,而垃圾制造出来的楼,也着实难看了些,所以简单来说,各国在垃圾处理方面成效甚微。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起中国了。我国在前些年开创性地想到了用垃圾来修建高速公路,并且最终成功将其付诸于实践,利用600吨垃圾修成了长约120公里的“陕西省西咸北环线”。此举不仅节约了将近3000亩土地资源,还给我国省下了3.2万吨煤、17万吨石灰石,减少排放了至少4000万立方米的二氧化碳。
在降低资源损耗的同时保护环境,这不正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吗?更关键的是,这条高速公路的成功修建,无疑是我国在垃圾处理事业方面的里程碑,可以给世界各国在这方面提供借鉴经验。
那600吨垃圾奠基的又何止是这条120公里长的高速呢?更是新中国的垃圾处理事业。
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有朋友就不禁想问了,中国究竟是如何实现变废为宝的呢?
在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建成之前的很长时间内,过境车辆在路过此地时,往往需要绕道绕城高速。像一些大型货车还必须要从主城区通过,可以说是相当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才将修建北环线高速的计划提上日程。
 

 
当确定了要修建这条高速之后,怎么修又成了一个问题。彼时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想法,那就是将周边的600吨建筑残余垃圾拿过来用作“填充料”,也就是充当整条高速公路的基石。
这个想法行不行呢?理论上确实可行,只不过要想把这些建筑垃圾拿来修公路,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首先,当时这些建筑垃圾形状并不平整,有很多体型硕大不说,看起来更是奇形怪状,这也是当初欧洲用建筑垃圾建造出的房屋那么丑陋的主要原因。其次,建筑垃圾本身的粘性不够,难以有效地作为填充物使用。最后,一旦将大规模的建筑垃圾投入使用,那么很容易造成透水现象,甚至导致路基受损、公路寿命大大缩减。
要是无法解决这三个问题,那么将垃圾作为修建高速公路基石来使用的这一想法,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专家们投入到了日以继夜的研究之中,并且最终找到了相关的应对手段。
 

 
针对“垃圾奇形怪状”这一问题,工程队率先对需要用到的垃圾进行了数轮筛选,利用灌砂法、将插法等方法将不能使用的垃圾剔除后,又对剩下的建筑垃圾进行了粉碎处理,保证了其颗粒直径在15厘米以下。由于高速公路本身的结构就是碎石填充加一层沥青,所以彼时这些建筑垃圾是完全可以充当碎石作用的,尤其是在专家特意将每层铺筑都控制在了25~30厘米这个范围内的情况下。
 

 
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块头问题,接下来工作人员们要面临的就是粘合度不够的问题了。作为填充物的建筑垃圾是否能够完成粘合,是会对公路抗压性产生关联影响的。好在这些问题也没能难倒大家,众人在进行一番尝试之后,最终发现只要在建筑垃圾碎块中添加1.5%的水泥,就足以保证其粘合度合格。
最后,专家们要面临的就是透水问题了。最初的设想是在公路的最底层铺设一层防水土工布,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在经过一番测试后,他们才意识到一层防水土工布难以解决问题,在建筑垃圾的中层同样也加了一层防水土工布,这才达到了最终的合格标准。
 

 
这些问题我们事后看起来似乎不难,可是专家和工作人员们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是经过很多次的失败尝试的,不过好在他们最终解决了问题。而他们后来通过实验发现,这款“建筑垃圾再生应用技术”远比想象的更优秀。他们填充在沥青下面的建筑垃圾竟然比普通填料更为优秀,这无疑是一项了不起的开创。
西咸北环线在2015年12月8日就正式通车了,而在后来的数年时间里,这段公路也成功经历了时间和车辆的考验,没有因为任何路段引发过任何一场车祸,让我们不得不为此而感到惊叹。由于这项技术的卓越性,我国交通运输部更是曾经将其列为“全国生态环保示范工程”来以示表彰。
将人人唾弃的垃圾变成宝贵的填充材料,这无疑证明了我国在基建事业上的又一次进步。我们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西咸北环线”被建立起来,也相信我国在垃圾应用方面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