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盐是源于韩国的一种特殊海盐,相传1000多年前由僧人在修行时发明,其后传入民间,用于医治各种疾病。
1984年,韩国科普作家金一勋在《宇宙与神药》一书中描述了竹盐制作过程:将海盐装入三年生竹子制成的竹筒中,两端用黄土密封,在土窑中以松木为燃料烧制九次,盐的颜色就会变为紫色,因此称为紫竹盐。
 

 
近年来,韩国商界和学界联手,有意将传统竹盐包装成不仅可医治百病,而且还能美容健身的神药,进而向全球推销。
韩国学者针对竹盐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所有研究均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除韩国外,其他国家鲜有学者开展类似研究。
尽管韩国商界在对外宣传中,声称竹盐包治百病,但在国内,韩国政府却对竹盐使用设置了严格限制,服用竹盐限于每人每天1克以内,儿童、育龄妇女和孕妇严禁服用竹盐。这些限制一方面由于竹盐所声称的功效缺乏科学依据,另一方面由于竹盐含有多种有害成分。
 

 
竹盐中的一个潜在有害成分就是砷。烧制竹盐的原料为粗制海盐,本身就含有砷、铅、镐、钡等成分,而封闭竹筒的黄土也含有砷。在高温作用下,有毒成分部分挥发,但仍有部分残留在成品竹盐中;黄泥中有害成分在煅烧过程中也会溶入竹盐。
在烧制竹盐时,竹筒经高温燃烧还会产生多种剧毒物质,会引起生殖和发育异常,损害免疫系统,干扰正常激素分泌,并增加癌症风险。

近年来,经销商以保健盐的名目将竹盐引入中国,仅限于盐浴、按摩、热敷、刷牙等用途,严禁食用。